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为民服务15项实事出炉
兰州晚报讯 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我省集中力量抓好15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卫生健康领域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1 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成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并全面开诊运营。
加快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并全面开诊运营。打造一批临床卓越专科,新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28个、88个。打造以兰州为核心,酒泉和定西为两翼,天水、张掖、庆阳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N个临床专科群的“一核两翼三中心+N专科”医疗高地,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满足群众疑难病省内就医需求。
2 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到300项。
将全省100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展至300项,完善省级互认监管平台,年底前所有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符合要求的,做到“能认尽认、应认尽认”,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花钱。
3 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试点推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提高就诊效率。
进一步优化诊疗结算流程,年底前全省所有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遴选部分医院,试点推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整合检查、检验、取药等环节,实现一次就诊只缴一次费用,减轻患者门诊反复跑路、反复缴费的负担。
4 开展免陪护病房建设,减轻“一人住院、全家忙乱”的陪护负担。
建立规范化的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一批无陪护病房,根据个性化需求,为患者提供免家属陪护的生活照护服务,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之忧,减轻家属陪护负担和压力,实现让患者无忧、为家属减负。
5 80%以上的二级医院实现出院当日床旁结算,将“窗口结算”前移至“病区服务”。
简化出院办理流程和手续,依托信息化手段整合医保和住院结算系统,在全省80%以上的二级医院开展出院当日床旁结算,将“窗口结算”前移至“病区床旁”,使患者不出病区就能拿到出院结账单,节省患者办理时间,让患者出院“零排队”“不跑路”。
6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提供药品派送到家服务,减轻群众取药或煎药长时间等候负担。
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将医疗服务与物流、快递、同城急送等社会资源融合,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展常见药品派送到家服务,让患者在家就能拿上药。
7 完成1万名老年人白内障复明手术。
聚焦老年性白内障等眼病防治和低视力康复,结合我省老年人眼健康需求,为1万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对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经医保报销后需个人自付费用,每人补助1000元。
8 每个市州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建立全省统一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开展省市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00场次以上,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素养。
当前,公众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大,通过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扩充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专家24小时线上提供心理咨询指导,缓解心理压力。每个市州提供心理和睡眠门诊,助力改善公众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提高群众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
9 建成12家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聚焦群众“入托难”“入托贵” 问题,持续健全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全省新增3岁以下幼儿托位数1.93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积极构建公办、民营、幼儿园托班等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网络,着力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让群众“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
10 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域全部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提高同质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满足群众就近就便享受血液透析需求,充分发挥省级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作用,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资质培训、设备设施标准,全面提高血液透析服务同质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域全部开展血液透析服务,满足群众“家门口”血液透析需求。
11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建设标准,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利服务。
聚焦“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目标,加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建立省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机制,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每个乡镇卫生院常年均有上级专家坐诊,全面提升基层首诊服务能力,年底前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健康守门人”作用。
12 提升46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100个村卫生室中医阁,让群众就近享受中医药服务。
将中医药服务融入群众生活圈,更好满足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开展中医强基层、基层兴中医行动,强化基层.中医人员配备,提升46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服务能力,建成100家村卫生室中医阁,分别提供不少于10项、6项中医适宜技术,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13 全省二、三级公立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
儿童是家庭希望所系,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着眼民生所需,持续增加儿科服务供给,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儿科医师力量培养以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注册,在全科医师队伍中普及儿科诊疗技能,推动二、三级公立医院儿科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14 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
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献血者期盼最迫切、意见最集中的血费直免环节,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可通过微信“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小程序在线办理跨省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申请,无需再回献血地或到其他指定地点办理,让信息多跑路、献血者一次都不跑,足不出户跨省享受血费减免,持续提升无偿献血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正能量。
15 省级举办12场以上健康知识发布活动,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聚焦“健康素养66条”和公众需求,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进万家入万户活动,以机场、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为重点普及心肺复苏技能100万人次以上。省级举办12场以上健康知识发布活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至35%以上,让群众有能力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而实现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