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针心针意”活动持续开展 兰州娃丁玮千里送爱暖童心

2024-11-28 09:29:50 智能朗读:

11月17日,“暖冬行动”子品牌“针心针意”活动首批1000团毛线顺利分发。80岁的老奶奶、初学针织的50岁大叔、10后的小姑娘……用一双双巧手编织帽子、围巾、手套,要为山区孩子献爱心。11月27日,“针心针意”活动组收到了远在北京的兰州娃丁玮寄来的爱心围巾。“希望‘针心针意’活动能为更多乡村孩子送去冬日里的暖阳。”丁玮在电话里说。

80岁老奶奶成为最年长“织女”

“针心针意”活动开始前,记者也很忐忑,到底有多少人还会编织这项“古老”手艺?打着键盘刷着手机的双手还能不能拿起棒针和毛线?但是没想到,活动启动的消息发出后,热线电话不断,短短一周时间,1500套编织任务被认领一空,让人备受感动,原来身边有这么多有爱的好心市民。

兰州小草爱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80岁高龄的代美兰奶奶成为今年为爱编织的最年长“织女”。80岁的代奶奶眼睛有些花,但是靠着年轻时织毛衣的肌肉记忆,经过3天的努力,已经织完了两条围巾。老人家有个愿望,想在活动结束前织完5条围巾,一并给孩子们送去。

“我是个老爷们,不会织围巾,但也想参与。今天我从网上买了200元的儿童手套寄给报社了,请你们注意查收。”11月24日,活动热线接到了市民曹先生的来电。还有不少爱心市民,想为乡村孩子送去家里闲置的新衣服。“针心针意”活动组计划于12月1日将首批爱心针织物资送往会宁县乡村小学。

兰州娃丁玮千里送爱

11月27日,“针心针意”活动组收到了一份来自1500公里之外的温暖礼物: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寄来的一条橘红色围巾。电话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位名叫丁玮的爱心人士是地地道道的兰州娃,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人虽然在首都,但是他却时时刻刻关心着家乡的消息。一周前,丁玮从朋友圈看到“针心针意”活动再次启动的消息后,利用业余时间织了这条爱心围巾。

“常年关注家乡发展,尽己所能参与家乡公益事业是每一位身处异乡的兰州娃的共同心愿,希望‘针心针意’活动能为更多乡村孩子送去冬日里的暖阳。”丁玮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身在北京的兰州娃千里送爱,本地阿姨线上线下赶工编织一刻不停。11月27日,一场微信视频教学课在青白石微爱公益群的10多个姐妹之间开展。“姊妹们,拿出家里的筷子,用娃娃削铅笔的单面刀片把筷子头稍微修剪一下。平针起28针,手不要太紧,不然打出来像条毯子,不暖和。”

线上教学火热开展,线下辅导也未曾间断。“一摸棒针,我的手就僵住了,上戳下戳不听使唤,把自己都绕晕了。打第一行还能勉强凑合,一换行又要妈妈再示范一次。”兰州市肺科医院的小年轻杜大夫这两天正满头大汗地和妈妈学针织。“再怎么费劲,我也要把这条围巾织完。”杜医生表了决心。

另据了解,今年“针心针意”活动的参与者中,小伙子、老大爷超过30人,认领编织任务39条,这一数字打破了历年“针心针意”活动的“暖男”织手纪录。

■温馨提示

“针心针意”活动的持续开展,离不开一大批爱心企业、团队和热心市民的积极参与。

即日起,2024“暖冬行动”活动组向全社会发出倡议,期待您伸出援助之手,加入传递善良和大爱的公益行动中。本届“暖冬行动”将和社会各界一起给山区孩子捐赠以崭新棉衣、手套、暖手宝、棉帽、棉鞋、围巾为主的爱心物品或学习用品。您可捐助实物,也可以为乡村儿童传授知识、提供心理辅导,为城市独居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入“暖冬行动”。爱心企业也可以提供暖冬所需的各类产品、服务。“益”路同行,手有余香,也许您捐出的一本书、一条围巾、一床棉被,就能帮一个乡村孩子、一位独居老人温暖过冬。

温暖热线:13893149966(周记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靖博 见习记者 秦文玉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