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一碗面背后的民族团结力量 ——记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利民
马利民,现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会长等职务。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企业家,一直以来,马利民依托行业协会平台,积极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促成各民族企业间的合作融合,引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9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马利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他表示:“我将以此次表彰大会为新起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本职岗位,谋划好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好产业,带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弘扬民族餐饮文化。”
促进东西部协作
走出具有甘肃特色的“拉面扶贫”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群众技能提升,需要产业帮扶,需要企业帮助。”多年来,马利民依托协会会员单位,以职业发展为导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将“拉面经济”作为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组织民族地区低收入群众在兰州、北京、天津等地免费参加兰州牛肉拉面培训班,保障学员就业后月工资达5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拉面扶贫”的新路子。
马东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周家村人。在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的协调下,2020年,他来到培训基地学习拉面技艺。“能够有机会来学习拉面技术我非常高兴,拉面师的工作是门技术活,而且就业和收入都有保障,我非常期待。”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名合格的拉面师,凭借着自己的技能正在开启着职业生涯的一方天地。来自甘肃省临泽县的马哈者、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马五四……在马利民和协会的努力下,更多的人获得了拉面技艺的学习机会。这样的培训是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用“拉面经济”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推动民族交流
促进各民族企业融合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充分发挥协会平台优势,推动民族交往交流,这是马利民践行的使命。作为协会会长,他积极发挥领头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协会300多家民族餐饮企业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搭建广大民族餐饮企业、少数民族会员与政府、社会间的沟通平台。
2023年7月,全国“兰州牛肉面”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论坛暨高级研修培训在兰州举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同步揭牌。马利民带领企业负责人参观调研,全力推动民族企业融合发展。2023年8月,他带领百余名牛肉拉面企业负责人走进甘肃进祥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调研;2023年10月,他带领牛肉拉面企业负责人一行赴甘肃陇上椒农业科技集团调研,并签订合作协议,企业间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协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为了让会员企业快速发展,他经常走出去,了解市场、了解发展方向,通过走访餐饮产业链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民族地区小麦种植、面粉加工、肉牛养殖、原料生产、人才培训等有机组合,为协会会员提供更多高品质和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同时,还把先进的大型外企、央企生产米面粮油食品的经验,介绍到民族食品加工企业,促进协会会员成长进步,有效推动了产业化发展。
以特色餐饮为抓手
让“创新”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插上翅膀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马利民深知企业要进步、产业要发展,创新势在必行。“通过管理创新,企业可以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使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得到优化。我们一直在为企业创造条件,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摸索更科学的管理方法。”马利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4年4月,在马利民和协会的参与下,兰州牛肉拉面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成功举办。与会代表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案例、见解思路,共同探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途径。
“信息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促进民族交流的新平台。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美味食品为媒介、以餐饮为载体,推广中华美食文化,促进商旅文体新发展。”马利民说,为了给企业培养更多创新意识强、信息素养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协会参与协办了新媒体赋能民族经济电商运营培训班,业内知名专家和成功企业家通过互动交流和实践案例的分享,给学员带来很多启发和收获。
马利民始终步履匆匆,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思考如何推广民族美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百年前路边叫卖的“热锅子面”到中华第一面,如今,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在马利民等人的不断推动下,正阔步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丽君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