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狄尚义:为了运送物资,即使受伤也不曾停下脚步

2024-09-12 09:40:31 智能朗读:

“我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运输兵,每当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慨。飞机狂轰滥炸,没有车辆可以送物资,一天20公里的路,我们来回要走三趟,全部靠腿运送物资。”今年92岁的老兵狄尚义说。

热血出征

1951年,19岁的狄尚义响应国家号召,满腔热血地奔赴朝鲜战场。那时的他,不过是刚刚成年的小伙,心中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和保家卫国的决心。离开家乡的时候,父母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但他知道,国家需要他,必须挺身而出。

初到朝鲜,战争的残酷气息便扑面而来。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原本宁静的大地被战争的阴霾紧紧笼罩。那时,汽车是运输物资的主要工具,然而敌人的轰炸让汽车常常无法正常行驶。道路被炸得坑坑洼洼,车辆损毁严重。战士们不得不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狄尚义记得,那时候汽车走不了,他们只能靠两条腿跑着运输物资。每天连队都被打散,人数怎么也凑不齐。但他们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把物资送到前线,保障战士们的战斗需求。

初入朝鲜

狄尚义初上朝鲜战场时,正值冬天,那景象至今仍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感受到的是刺骨的寒冷。凛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脸庞,仿佛要割裂皮肤。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不一会儿就将大地覆盖成一片洁白。远处的山峦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冷峻而肃穆。

“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在严寒中瑟瑟发抖。但我们没有时间抱怨,因为前线的战士们急需我们送去物资。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脚被冻得麻木,仿佛失去了知觉,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取暖设备。为了躲避敌人的轰炸和侦查,我们大多时候只能在简陋的掩体或山洞中短暂休息。由于敌人的封锁,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常常吃不饱饭,只能靠野菜和少量干粮充饥。饮用水也极度匮乏,有时只能就着冰雪解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随时可能面临敌人的袭击。可我们不能停下,只能不停地跺脚、搓手,试图让自己暖和一点。”狄尚义回忆道。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了祖国,为了胜利,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要坚持下去。

艰难征程

有一次,狄尚义和几个战友负责运送一批重要的药品到前线。在途中,他们遭遇了敌人的猛烈轰炸。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强大的气浪将他们掀翻在地。狄尚义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脑袋也有些发晕。但他很快就清醒过来,和战友们一起检查物资是否受损。幸运的是,药品都完好无损。他们顾不上身上的伤痛,继续踏上征程。

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轰炸,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朝鲜的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有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侦查,只能在夜间行动。黑暗中,他们凭借着微弱的星光和对路线的熟悉,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惨烈战斗

1953年谈判前夕,狄尚义所在的部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战场封锁线异常严密,敌人的飞机在上面狂轰滥炸,地面上的炮火也不断袭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能够过得去。但是,想到前线的战友们还在等着的物资,他们就什么都顾不得了。“我们背着物资,拼命地往上面冲。在冲锋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倒下,但没有人停下脚步。这场战役打得异常惨烈,原本一个连队有200多人,最后只剩下几十人。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但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必须振作起来,继续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物资保障。”狄尚义说道。

负伤前行

在一次紧急运输弹药的任务中,狄尚义如往常一样在枪林弹雨中奔跑着。四周炮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他背着沉重的弹药箱,拼尽全力向前奔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将弹药送到前线战友们的手中。

突然,一声巨响在不远处响起,紧接着一阵热浪和弹片扑面而来。狄尚义只感觉肩膀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一块弹皮擦过了他的肩膀,瞬间鲜血渗出,染红了他的衣袖。疼痛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但他咬紧牙关,继续奔跑着,每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

战友们看到狄尚义受伤,纷纷喊道:“快包扎一下!”可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因为这点小伤而耽误了任务。他摇摇头,大声回应道:“不用管我,继续前进!”就这样,狄尚义自己随便包扎了一下,忍着伤痛,和战友们一起,将弹药成功地送到了前线。

“这次受伤,只是众多艰难险阻中的一个小插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运输兵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但我们从未退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了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狄尚义说。

如今,这位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已九十多岁高龄。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无法磨灭他心中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狄尚义常常坐在窗前,拿出一个旧本子,本子的页面已经泛黄,上面写满了他在不同时期回忆抗美援朝岁月时写下的诗歌和诗词。他用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些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有时候,狄尚义会一个人静静地哼着曲调唱歌。那曲调或许并不优美,甚至有些走调,但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他对那段岁月的深情。那可能是当年在战场上鼓舞士气的战歌,也可能是他自己在心中为战友们而作的旋律。他哼着歌,思绪飘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的笑脸。他知道,那段历史不能被忘记。他用诗歌和歌声记录下那些血与火的岁月,希望后人能够铭记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

狄尚义

永登县红城镇人,1951年当兵,1951年入朝,志愿军304部队独立团步兵、运输兵,1957年回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苏晓 记者 于永昭 朱佳慧 魏冬梅 郭嫚莉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