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共建根基 善治善为见真功
“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的建设应用,横向涉及五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纵向涉及市、县、乡、村、组五级体系,技术上也涉及多个公司团队,还要配套数十项工作机制和规范标准,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业务众多复杂、组织管理和协调配合要求高的创新型系统工程。为保障平台建设和应用的高效顺畅,兰州市重点在强化综合型全方位技术应用支撑、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发力和创新,确保建好用好用实“民情地图·小兰善治”,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积极有效的“兰州经验”。
搭建一个平台 强化综合型全方位技术应用支撑
“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以“一标三实”数据采集、全市数字地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四项配套作为数据支撑,形成了全面实现民情“大数据”的精准采集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市委政法委综治基层科科长李广海介绍,“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由三大板块组成,“小兰民情”属于管理端,其主要功能是统揽市情、掌握民情、研判社情,加强乡镇干部管理,倒逼干部走村入户,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经过持续不间断地收集整理,百姓的意愿得以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党委政府,一件件实事项目得以落实,诠释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小兰网格”是工作端,面向各级骨干力量和网格员,重点实现一网统管,一格统办,主要面向小兰社会治理机构(综治中心)、业务部门、网格员、基层工作力量开放使用,是开展巡查走访、事件上报、受理分拨、处置反馈、监督考评的工作平台,网格员可以用手机将发现的问题或处置的事件上传到系统,在系统内按照小兰社会治理中心指挥调度体系,分级分类处置,还可将辖区内重点人员和场所的走访巡查记录上报到平台,为平台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鲜活数据。“小兰帮办”则是群众端,服务于全市城乡群众,重点突出畅通诉求,群众可通过微信登录“小兰帮办”小程序,了解惠民政策、办事指南和各类信息,获取补贴、培训、融资等服务,参与村居事务,还能上报事件、反映情况、监督评议、举报投诉、建言献策,更多更好地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三大板块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最终实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自治好、服务优”五大工作目标。
建立一套体系 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机制
“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对传统体制机制进行深化改革,形成了一套从上到下、分工明确的组织领导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民情地图”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工作专班,负责统筹、督办、指导全市应用推广工作,在县、乡、村三级成立小兰社会治理指挥分中心、指挥所、工作站,负责统筹领导辖区应用推广的全面推进和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平台运行的实体化和常态化,分别以大、中、小网格为单位,负责具体的网格化终端管理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市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机制中,市县两级持续推动综治中心、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资源共享、力量集成,打造实体化运行的小兰社会治理中心(分中心),统一名称架构、功能定位和运行模式,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督促“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工作,并研判治理和平安稳定形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依托综治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分别打造小兰社会治理指挥所和工作站,负责“民情地图·小兰善治”深化应用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做好网格事件的研判、流转、跟踪、审核和督办,推动指挥体系触角延伸到最末端。
目前,全市1个小兰社会治理中心、9个小兰社会治理分中心、114个镇(街)小兰社会治理指挥所、1180个村(社区)小兰社会治理工作站全部实现实体化、常态化运行,为全市构建“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锻造一支队伍 组建专心专业专注的网格员力量
打破以往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治理模式,按照“1+4+X”模式充实网格力量,在“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基层网格员队伍。划分大网格110个、中网格1086个、小网格7507个,并全覆盖配备网格员,专项出台《兰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形成“事件上报-分拨交办-部门处置-回访确认-事件办结”的事件闭环处理机制,除网格员外,群众对于发现基层治理的事件,也可以通过“小兰帮办”上报和反映,突破原有管理模式的瓶颈,多主体形成合力推动社会治理。
同时,规范网格运行管理。县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全科网格领导机制,配套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职责事项和准入退出、运行、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县乡两级小兰社会治理分中心(指挥所)综治、信访、维稳等力量集中办公模式,分级整合党政职能部门、派驻乡级职能机构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共同推进全科网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推动“小兰帮办”平台、陇情E通APP衔接互通,相关数据统一导入“民情地图·小兰善治”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推行网格“红黄蓝”三色管理,推动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包抓红、黄网格集中整治工作,目前党组织书记包抓重点网格1158个,短平快解决问题。推动村(社区)干部、自然村长(村民小组长)沉入网格、分片包干,做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累计帮办实事1.57万余件。
兰州市综治中心主任龚利军介绍,兰州整合构建“多网合一、一网通管”基础全科网格,优化调整后划分三级网格8703个,在大网格和中网格明确网格长1198名,选配小网格专职网格员7480名,配备社区专干、民辅警、物业人员、新就业群体人员等8548人作为兼职网格员,实现网格力量配备专业化、多元化。同时按照“1+4+X”模式配备社区专干、民辅警、物业服务人员和新就业群体党员作为兼职网格员;农村小网格共配备专职网格员3823名,其中村民小组长及社长3745名、占比97.4%;专属小网格共配备专属网格员739名,均为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形成一套机制 确保建好用好用实“民情地图·小兰善治”
制定出台有关平台数据管理的总体指导意见,推动业务场景主管部门相应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数据更新维护工作机制,保障平台数据的活跃性、准确性、实用性。推动市直各职能部门至少有一个业务主题上图,按照“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业务场景的具体操作工作指引,常态化落实“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相应业务场景的巡查、监督、管理,及时更新完善业务数据。
“确保建好、用好、用实‘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形成一套机制是必须的。”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甘义军说,首先,在当前的基础上,持续完善网格员“陇情e通”账号更新工作。其次,继续做好信息化改造提升。不断迭代升级“小兰帮办”群众端功能模块,丰富应用场景、拓宽应用渠道,今年上半年,全市重新规划设计了5个专区50项服务,在“支付宝”上开通渠道更加便民利企,不断推动“小兰帮办”相关数据导入“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确保上报事件全部纳入“小兰网格”中进行流转办理。同时,提高分析研判水平。做到信息数据及时汇总统计、关联分析、研判应用,实现对社情民意和治理形势的感知预警、研判管控。
甘义军表示,构建党建引领“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兰州的生动实践。兰州市将持续深化推进“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建设应用,不断完善功能应用,强化各项工作管理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积极有效的“兰州经验”。
访谈
兰州基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的探索升级
——访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学刊》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韩晓东
今年7月,兰州市申报的党建引领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建设应用案例成功入选“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就我市党建引领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重大意义等话题,采访了兰州市社科院《兰州学刊》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韩晓东。
“数字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是兰州基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的探索升级。”韩晓东说道。
韩晓东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这为新时代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推动社会善治、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就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机制,横向全面加强“镇、村、组”三级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纵向创新落实“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协同治理的机制。
韩晓东表示,作为兰州市社会智治的实践探索,“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不仅在工具层面有力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和社会治理效能,更是以数字化手段推动了全市社会治理理念、行为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内生性转变,由传统治理中被动应对走向如今的主动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让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的完善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市始终立足于为人民服务,以服务和回应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是“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智慧大脑”。
韩晓东表示,“平台应接尽接、激活潜在资源”的理念,将原有“小兰帮办”平台整体迭代升级为数据整合共享、业务闭环协同的“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并建立“民呼我为”“民事直说”“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以及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限时办理、协同处置、催办督办、结果反馈等事件闭环处置链条,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通过数字化的改革创新,跨越部门组织边界并实现更好相互协作,进而提升整体基层治理效能。同时,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好理念、好方法、好举措,探寻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兰州经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刘超
责任编辑:钟磊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