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他们用这样的仪式感“告别童年”
对兰州六十四中初二三班的学生与家长来说,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特别有意义。双休与“六一”的相逢,促成了班级的特别活动——“告别童年·亲情书信对话”。一封封的手写书信让父母与孩子彼此“破防”:原来“我们如此用心地爱着你”。
特殊的语文作业
手写书信 告别童年
5月31日,周五,兰州六十四中初二三班的学生们收到了周末的语文作业。这个作业很特殊,老师要求学生们在6月1日早上,以清点14年来成长的行囊,回望昨天,展望未来为内容,写《14岁“六一”节给父母的一封信》,并呈送父母。同样,父母也要亲手书写《给孩子的一封信》,致信孩子。
六十四中初二三班的班主任王沛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的“六一”是八年级孩子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大多数初二学生已经年满14岁,从此他们将告别童年,步入青少年。在这个人生转折的节点,为了助推每个孩子的成长,家委会结合老师的建议,开展了此次活动。王老师说,这样的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每一个成长的节点上都有思考,为即将而来的青春写下他们的誓言。
孩子写给父母的信
“记忆里的你们”
这个起初在孩子们眼里有点“勉强”的作业,写着写着,就投入了感动。一位女生在给父母的信里回忆了自己度过的每一个“六一”,她感谢父母让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她记得小时候刚接触汉字时,总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是妈妈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画把字写端正。她说自己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妈妈的付出。
还有一位姓姚的女生在信里写道,读了妈妈的信,才发现“父母对她最深的爱”。爸爸妈妈记得她最不在意的小事,比如“一次差强人意的考试”“一次运动会上的精彩”,或者她“随口一说的美食”,都在父母的记忆当中。
同样,很多学生在给家长的信里,都回忆了这样的成长点滴。有被呵护的日子,也有被信任的时刻,还有矛盾的时候。这样的来信最动人。一位妈妈说,从字里行间,她读到了温暖、真诚,还有尊重。
爸爸妈妈的回信
“梦想值得去坚守”
与孩子的来信相比,父母的书信更朴实。面对孩子即将而至的青春,多数家长的第一个期望是:最后一个儿童节,希望孩子们能松弛、快乐地度过。
既然这是一个告别与开始,家长们在信里写满了对孩子未来的期许。一位姓胡的家长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你的才华和潜力是无尽的,但请记住,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才华,更取决于内心的稳定和坚韧。当你感到浮躁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你的梦想是值得你去追求和坚守的。”
告别童年,步入青少年,这位家长给孩子的寄语是:希望你能够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
这其实是所有父母的祝福,祝愿成长中的孩子,抱着童心,向青春出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