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塑造城市“年轻态” 我市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5月28日,记者从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自启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市深入实施青年成长、青年友好、青年有为、青年有爱、青年活力“五大行动”,累计促进青年就业8.8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兰率同比增长4.6%,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97万人,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我市印发《兰州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纳入市政协重点课题开展实践研究,2项创新举措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聚焦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出台青年友好政策235项,其中普惠性标志性政策38项,惠青政策实现“7+5”重点领域全覆盖,全力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吸引力。
为了解决青年最迫切的发展需求,我市逐年制定实事项目清单,累计实施青年实事项目58项,其中9项纳入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青年成长行动,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新增中小学学位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100%入学。实施青年友好行动,建立25家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开展青年职业培训5.45万人次,同比增加30%;募集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3844个,同比增加80.9%。创新推出多元化住房平台,加快构建青年住房保障多元体系。实施青年有为行动,提供创业孵化面积146万平方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6亿元,投入1300万元“低门槛”支持青年科技创新专项200项。实施青年有爱行动,建立高校联盟社区结对机制,动员3.5万名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暖冬行动”服务时长连续6年位列全国第一,4万余名青年志愿者高质量服务保障兰州马拉松等大型赛会。实施青年活力行动,举办青年发展型城市标识口号征集大赛,开展万名学子游金城活动12期,3万余名青年学子深度感受城市发展脉搏。开展“青听·对话会”等活动30余场,畅通青年反映诉求渠道。举办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兰州市青年发展论坛等活动,金城青年活力形象走向世界。
聚力打造友好场景,我市制定《兰州市加强青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设施实施意见》,全力打造“最美黄河之滨遇见你”青年文旅休闲、出行通勤、运动健康、居住社区“四大”青年友好场景单元。升级中山桥青年“网红”打卡点,打造青年主题游园、青年活力街区30余处,充分满足青年文旅休闲需求。沿黄河风情线建设青年健身步道、水上巴士公交专线,开设青年友好主题公交专线7条,不断提升青年出行通勤便捷度。打造奥体中心等青年友好型场馆15家,建设“15分钟青年健身圈”,青年运动健身空间更加活力多元。全面建设青年友好型社区,启动“青春双百工程”,精准匹配“百个青年需求+百件惠青项目”落地社区,满足青年“小需求”,促进青年“大发展”。
当日,记者还从会上获悉,团甘肃省委全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在推动城市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努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让青年更有为更出彩。
据了解,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团甘肃省委和试点城市逐渐探索形成以联席会议机制为保障、重点项目为载体、政策支撑为重点、统计监测为抓手的工作路径,有力推动全省《甘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纵深实施。去年以来,4个市州、20个县区将规划实施写入同级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或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实事项目119项。6个市州、14个县区出台本级青年发展规划。召开统计监测工作联络员会议,优化统计指标内容,实现数据填报、审核、分析等全流程监测,完成青年人口、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就业创业等10个领域发展状况数据采集,编制形成《2022年度〈规划〉统计监测主要数据》,为深入研究青年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精准把握青年新期盼新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 瑞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