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30多年守护3000多名群众的健康 ——记第七届兰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锡科

2024-03-20 09:23:44 智能朗读:

王锡科为病人看病

“乡亲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3月19日,第七届兰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锡科如是说。皋兰县水阜镇长川村村卫生所所长王锡科3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和奉献,守护着全村3000多名群众的健康。

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1

视病人为亲人 村民健康情况记心间

医者父母心。长川村是皋兰县水阜镇的偏僻村庄,是3000多人的大村,村民散居于狭长十多里的沟岔中。王锡科作为长川村卫生所唯一的村医,他以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为己任,视病人为亲人,把病人放在心中,坚持生命至上,想尽办法帮村民们消除病痛。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对患者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的症状,急病人所急,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殚精竭虑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

30多年来,王锡科跑遍了本村和周边几个村的每一条小道。对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状况,他都熟记于心,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病人的家庭住址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看病防病,治病救人。他出身中医世家,受祖辈父辈的熏陶和影响,他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简、便、廉、效、验”的特点,在各类疾病的诊疗方面不断学习、推陈出新,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各环节一以贯之。尤其在带状疱疹、湿疹、呼吸道消化道、新生儿的黄疸及惊风等方面,有独到的诊疗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

2

无数日夜的守护 是对生命的尊重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30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王锡科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从无怨言。

2021年2月的一天凌晨2时许,村民王玉金因暴饮暴食导致胃疼严重,情急之下,家人给王锡科打了电话求救。睡意正浓的他立刻赶到五里外的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治疗,使病人解除病痛,缓解病情。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被治愈,因患者家庭困难,他只收取了部分药费。

2022年7月的一个夜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五里外瘫痪病人魏茉因腹痛难忍,打了王锡科的电话。魏茉是一个老病号,妻子是重度智残,子女都外出打工。接到电话,王锡科立即备好药物、走出家门。在泥泞的路上,他撑着雨伞、脚踩水胶鞋艰难地赶到病人家中。从当晚11时救治到凌晨,待病人情况稳定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诊室。

村里的五保户王树儒患有腰腿痛10多年,家中无人照料,且无经济来源,王锡科就经常主动上门为老人免费治疗腰腿痛,并测血压、心率等。

90岁高龄的患者魏秀清因腹痛、腹胀、便秘、高热、浅昏迷等症状,跑遍大小医院,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家属找到王锡科请求医治。望闻问切后,王锡科凭自己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临床经验,明确诊断为带状疱疹。于是,他对症下药,运用中药汤剂疗治,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后痊愈。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使王锡科声名远播,长川诊所每天都有不少慕名前来就诊的病人。

这些年来,王锡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他赊欠医疗费用,待患者有钱再付或直接免费。无数个深夜出诊,风雨夜归,见证了他对守护村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拳拳初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永昭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