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温暖生命的最后一程 我市持续推进机构建设 安宁疗护工作水平大幅提升

2024-02-29 07:00:54 智能朗读:

护士照护病人

康乐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如今,很多人认同一个观点:生命不光要论“长度”,更应该注重“质量”。当人生走到了最后一程,怎样度过、怎样结束,才是有尊严、有质量的生命终点,引起了不少思考和讨论。近年来,为生命提供抚慰、缓解痛苦的安宁疗护服务渐渐走进公众视野。日前,记者走访了设置在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兰州市老年护理院)和城关区康乐医院的安宁疗护病区,带着关切和敬畏采访这个特殊的话题。

住在这里的患者都处于疾病终末期,即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记者步入安宁疗护病区,这里的氛围没有想象中的哀伤,而是难得的宁静与安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医院是争分夺秒的地方,但在安宁疗护病房里,一切放缓,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住进这里的人,已经准备好了用另一种方式面对离别。

在采访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达成这样的共识:既然告别无法避免,那就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坦然。在生与死的边界线上,从容地走完最后一程。

明确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纳入医养结合职责范畴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安宁疗护服务作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重要方面,以第二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安宁疗护机构建设,加快培育安宁疗护服务队伍,全市安宁疗护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自国家和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围绕“健体系、优服务”的总体思路,以数据为支撑、需求为导向、机构为依托,合理布局,持续用力,高起点谋划、高品质推进试点工作,逐步建成架构稳定、标准规范、作用明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我市以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为宗旨,以帮助生命终末期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为目标,结合实际,出台了《兰州市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将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纳入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职责范畴,纳入医养结合工作整体规划。按照“主城区重点保障、东中西连线布局”的工作思路,确定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为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城关区、西固区、榆中县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县区,陆续建成安宁疗护病区5个,设置安宁疗护病床57张,落实安宁疗护试点经费165万元。

●记者探访

安宁疗护 不是放弃而是关怀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兰州市老年护理院)开辟了10张安宁疗护病床。护士长薛红介绍,有的患者在外院接受治疗时被医生判断其疾病无法治愈且生命进入6个月倒计时,会被建议入住安宁疗护病房。还有本身在护理院住院的老人到了疾病终末期,也会自然转入安宁疗护病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宁疗护,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而是一种临终关怀,是另一种在生命结束时的积极干预方式。在我市各试点安宁疗护病区,均设有谈心室、告别室等,这是考虑到民俗、传统文化需要,尊重民族习惯,体现人性、人道、关爱的特点,配备满足家属告别亡者需要的设施。

据介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60%至80%都伴有疼痛,很多还有腹水、呼吸困难、呕吐、谵妄(一种急性脑综合征)、失禁、睡眠障碍等并发症。缓解这些不适就是安宁疗护的主要任务之一。

副主任医师杨江荣告诉记者,肿瘤科强调对抗肿瘤的治疗,而安宁疗护主张在生命终末期采取一些缓解痛苦的措施,本质上既不刻意延长生命,也不加速死亡。患者和家属能够安然面对,是因为他们在入住安宁疗护病房时,就明白自己的选择:不再进行抗肿瘤治疗,不再进行各种大型检查,不再选择气管插管、电击除颤、心肺复苏等治疗、抢救措施,温和地度过临终期。

护士安丽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23年年底,61岁的王阿姨住进了安宁疗护病房,没有奇迹发生,几个月后,她因乳腺癌去世。王阿姨有一个孝顺的女儿,她天天陪在母亲身边,寸步不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缓解病痛带给母亲的折磨。她尊重母亲的意愿,同意不实施任何侵入性抢救措施。在生命的尽头,在那间阳光充足的病房里,在女儿温暖的怀抱中,王阿姨忘掉了痛苦和死亡的恐惧,享受着最后一缕阳光,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间。

关于安宁疗护的故事还有很多。

李爷爷是安宁疗护病区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位患者。薛红、安丽和其他同事看着李爷爷从能下床活动到去世,经过了整整一年时间。老人乐观开朗,尽管听力不好,但总爱和医护人员开玩笑。2020年的一天,九十岁的李爷爷去世了,下班后的安丽知道了这个噩耗难过得哭了一场。都说人与人相处久了会产生感情,为了心中的一份怀念,薛红、安丽和同事们去华林山送别了李爷爷。

走进康乐医院安宁疗护病区,记者看到,这里均为一患一房,病区配有娱乐、谈心、洗浴等空间,布置得比普通病区温馨,没有浓重的消毒水味和人来人往的嘈杂声。终末期患者大多虚弱、易疲劳,卧床休息是常态。每位患者都可以有家属陪床,有的家属会轻声与其聊天,有的时不时帮忙按摩一下,有的就静静陪伴,在边儿上看书或休息。

“身体状态不好,但心态不一定不好。”老年病科护士长陈静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年近五十岁的林先生不幸罹患腮腺癌,手术后,他骨瘦如柴,被医生宣告“已没有治疗意义,预期只有三个月生命”。林先生是个心中充满力量的人,他的乐观向上感染着每一个人。林先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的身边始终有家人的陪伴,这是莫大的心理抚慰。

“我们提倡家属陪护,并且尽量做到人性化,因此每个病房配有两张床,来陪床的家属除了伙食费自理,不负担床位费等其他费用。我们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还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支持,舒缓他们长期照顾病人的心力交瘁。这也是为了让他们安心陪伴自己的亲人好好走完最后一程。”老年病科副主任魏代甜告诉记者,安宁疗护十分注重临终前的人文关怀,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家庭社会关系、临终愿望等提供一定帮助。因此,安宁疗护团队里不只有医生、护士、护理员,还有社工、心理治疗师、志愿者等,共同帮患者完成最后的心愿。

2023年4月,淋巴瘤患者张叔叔由哥哥姐姐送进医院,七十多岁的他患病后一直由年迈的哥哥姐姐照顾。他与儿子关系不好,一直没有联系,临终前他想见见儿子。经过一番周折,安宁疗护团队成员联系上了张叔叔的儿子,通话中告诉了他父亲的病情,希望他能来医院看望父亲。起初,张叔叔的儿子并不情愿,团队成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他来看望了父亲。父子俩说出了深藏多年的心里话,终于和解了。了却了临终时的一桩心愿,在入院二十多天后,张叔叔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安宁疗护是一种医疗选择,也是一种价值观选择,即认为提高生命质量要比没有价值的生命延长更有意义。其中有个尤为关键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到终末期,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意识清醒,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诉求。在谈心室里,团队成员分别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然后他们再坐到一起说出心里话,达成一致。每到此时,患者都是欣然接受不做任何有创抢救措施,他们不愿意自己浑身插满管道,在痛苦和尊严尽失的情况下离开人世。

●记者手记

愿告别不再只有悲伤

发展安宁疗护是一种社会需要。如果更多终末期患者自愿选择安宁疗护,不仅可以为个人和家庭节约一大笔开支,还有助于避免无价值乃至过度医疗,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分配给那些有可能治愈的患者,进而促进医疗系统的高效能发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恶性肿瘤等难治愈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再加上独生子女一代的养老任务重,社会对安宁疗护的需求愈发迫切。安宁疗护是人生终点更为合理、恰当的选择。让安宁疗护尽快普及,让符合条件的人选择有尊严地离开世界,这才是社会应有的共识。

这项由政府主导做大做强的民生事业,应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努力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不仅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能实用、有效,更要在人文关怀、营养支持、心理慰藉等方面不断进步,让生命终末期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尊严、有品质、无痛苦、无遗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