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幸福来敲门·新春暖万家 这个冬天,温暖从未缺席 本报联合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向困难家庭、空巢老人送去“春节大礼包”

2024-02-05 08:56:46 智能朗读: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的节日,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群体让人格外牵挂——困难群众、空巢老人、困境儿童……也总有一份温暖,会为他们驱散生活的阴霾,送来春暖花开。

连日来,由兰州市文明办、兰州日报社主办,兰州晚报、兰州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的“幸福来敲门·新春暖万家”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

2月1日、2日,贵州茅台甘肃经销商联谊会、货拉拉兰州分公司、兰州生命之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本报公益行动组筹集了总价值4万元的爱心物资,为大砂坪社区康泰医院平房区的30户空巢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棉被、春联、“福”字、围巾等丰厚的“春节大礼包”,将新春的祝福送到他们身边。这份关爱也送到了困境儿童身边,皋兰县3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收到爱心团队送来的图书和“春节大礼包”。

“有了这份爱心物资,可以过个好年”

“提前过年啦!”当天中午,大砂坪社区康泰医院平房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30户空巢老人、困难群众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看着志愿者将一件件爱心物资卸下车辆、摆放整齐。大家都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这些物资都是给我们的呀,这下可以过个好年了!”

与周边小区的高楼相比,这一片平房区显得矮旧,这里居住的大都是一些经济窘迫的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有些居民平日里甚至要靠收集废旧物品补贴家用。

5年前,本报公益小组第一次了解到这里的情况,便每逢中秋节、春节等节日,都会组织爱心企业、团队为他们送来一份温暖和关爱,一袋米、一桶油、一床棉被……5年来,我们用最实在、质朴的慰问,帮助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需求。“我们要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处境,携手更多社会力量来帮助、关爱他们。”记者朱旭东说。

“大叔阿姨,提前祝你们新春快乐!”当天活动中,贵州茅台甘肃省经销商联谊会的志愿者为30户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发放了春节大礼包,志愿者们为老人们系上厚实的红围巾,送上书法家们提前写好的春联和“福”字,把最温暖的年味送到他们身边。人群中,一些“熟面孔”还热情地和志愿者们打着招呼。“又是你们啊,这么多年一直惦记着我们,逢年过节都来慰问我们,除了感谢真的不知道该说啥了……”居民赵阿姨感动地说。

很多老人独自前来领物资,怕他们搬运起来不方便,志愿者们主动帮他们把一袋袋爱心物资拎到家中。“谢谢你们了,我自己能拿动,不给大家添麻烦。”今年78岁的张凤林老人是位空巢老人,身患有股骨头坏死,但老人很要强,要独自将两袋子10斤重的米、面和一桶油搬回家。张阿姨的老伴去世得早,自己拉扯大两个儿子,现在就靠着抚恤金和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有了你们送来的爱心物资,过年不用愁了。”张阿姨笑着说。

一户户走访下来,当受助家庭从爱心企业代表和志愿者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生活物资时,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贵州茅台甘肃省经销商联谊会的志愿者表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关心和提升他们的生活境况,更能彰显企业的社会担当。”

困境儿童提前“过年了” “公益运力”货拉拉温暖相随

2月2日,公益行动小组为皋兰县3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了大米、面粉、食用油等“春节大礼包”,除了丰厚的物资关爱,还送来500本爱心图书。“春节是全家团圆、阖家欢乐的节日,但对于困境儿童来说,心里会难过、失落。我们要做一束阳光,温暖他们冰冻的心灵。”物资发放之后,兰州生命之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秘书长陈静带领社工团队入户走访了困境儿童家庭。

今年上初中的小延,父母离异后双方都失联了,孩子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做了两次手术,目前还在恢复期,家里没有劳动力,全靠奶奶捡垃圾、收集废品为生。收到公益团队送来的爱心物资,老两口眼睛湿润了,不住地说着感谢,“平时你们就一直照顾孩子,春节也惦记我们,真的谢谢了。”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货拉拉兰州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货拉拉司机董亮、蒋国栋牺牲正常营运时间,化身“公益小哥”全程参与到公益爱心事业中。两位师傅一起驾驶着面包车,拉载着活动物资,为困境家庭送来温暖和爱心。

“第一次参加公益慰问活动,感觉开起车来,浑身都有劲。”司机蒋国栋笑着说。两位司机师傅不仅充当“公益运力”,还撸起袖子帮忙卸载、搬运物资,非常卖力。“既然来了,一定要把活干好,我们俩代表着兰州货拉拉司机的‘公益形象’。”司机董亮说,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到公益服务、助人为乐的活动当中,特别是能为困境儿童们做点事情,“我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今天在路上听说了这些孩子们的故事,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一定会全力支持咱们的活动。”

货拉拉兰州分公司经理刘鑫表示:“货拉拉一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坚持用心服务好用户的同时,更积极在全国众多城市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今后,我们希望能和兰州晚报深度合作,积极参与本地公益事业,培养更多的公益司机,在车轮上传递出更多社会正能量。”

从“60后”到“00后”志愿者都是好样的

每次走访慰问大砂坪社区康泰医院平房区的困境家庭、空巢老人时,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活动现场忙碌着,她就是爱心人士孙芳。孙芳今年62岁,既是一位公益界的老志愿者,也是一位邻里身边的“热心肠”,和孙阿姨相处共事过的志愿者,都会被她的温暖和善良所感动。孙阿姨退休后加入公益志愿者团队,9年间风雨无阻,无论是关爱乡村留守儿童,还是情暖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每次活动,她都冲锋在先打“头阵”,干起活来认真又负责,比很多年轻人还卖力,为兰州的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周边的邻居都知道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乐于助人,关心左邻右舍。

两个孙子出生后,孙阿姨精力有限,暂时告别了公益志愿者工作,但是她依然像一个“小太阳”一样,继续温暖着身边的人。大砂坪社区康泰医院平房区的居民成为她最牵挂的群体,“这些老人们生活很艰难,都是邻里街坊,我们多照应照应也是应该的。”孙阿姨住得近,隔三差五她就会带着“闺蜜”们上门看望困境家庭。久而久之,她成为最了解这一片情况的“百事通”。每次组织关爱行动时,本报公益行动组都会联系孙阿姨,让她推荐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做公益就是要实实在在,这些受助家庭,每一户我都亲自上门走访过,一定要把每一份关爱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孙芳说。

今年的活动中,也活跃着年轻的身影。大学生志愿者朱星屹、赵若菲、李王嘉楹穿起“红马甲”,加入志愿者行列。“平时在学校里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假期回到家乡,当然也要为家乡的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在成都就读大二的朱星屹说,这样的假期过得充实且有意义,“通过这个机会,让我们看见了平时‘看不见’的特殊人群,作为大学生,更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每一个处于困境的家庭都不会被冷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任泽昕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