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履代表之职 行医者之志

2024-01-05 07:12:03 智能朗读:

白衣为甲,披荆斩棘。本届以来,来自医疗界的人大代表长期奋战在医疗临床一线。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以仁爱之心面对每一位患者,践行大医精诚,竭尽所能医治患者,积极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作为人大代表,他们时刻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积极履职,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他们用医者仁心秉承初心使命,用为民办事诠释责任担当,深深做到了将人大代表的职责和荣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于博:

医者仁心为人民 履职尽责践初心

“面对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我深切感受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和职务,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市人大代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于博这样说。履职以来,他时刻不忘初心使命,倍加珍惜代表资格,用实际行动高质量履行代表职责,尽心尽职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身为院长的于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医院职工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抗疫最前沿,三次赴兰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救治医院开展工作,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普通病区完成“三区两通道”装修改造、室内外环境全部消杀;信息化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水电暖气全部调试到位;食堂、安保全部就绪;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检验科、设备科、药房内外环境干净整洁,物品、药品、设备摆放有序……在打造兰州市定点医院的过程中,于博带领团队仅用48小时就为救治患者做好了一切准备。

在定点医院的每一天,于博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上班累不累,坚持得住不,下班吃得好不好,睡得怎么样;他关心着重急症患者每天病情的细微变化,有没有好转;他关心着轻症患者什么时候可以签发出院证;他关心着所有人想家没有,家里有没有困难,他每天都在想别人,想工作,却唯独没有想自己,甚至没顾上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只是为了肩上的那份责任,心中的那份担当,他便义无反顾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在超出原来好几倍工作量的情况下,于博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3、14个小时,通宵达旦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大家都劝他休息,哪怕一天也好,但他都回绝了。他常因没时间吃饭,胃疼到大汗淋漓;站得太久,腰伤复发;睡眠不足,血压飙升……然而这一切,在于博看来都不过是小事一桩,相较而言,他更看重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虽然让他病痛缠身,但他仍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从医多年来,于博始终秉承着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心系群众,情系患者,时时刻刻以患者为中心,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自己所崇尚的医学事业,为甘肃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绝对的忠诚,展现了人大代表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良好风采。

张青玉:

躬耕医疗一线 服务百姓健康

“我来自基层,选自群众,是群众认可我、信任我,想让我作为他们的代言人才推选了我,这份信任万金难买,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它。在我看来,人大代表不是荣誉和光环,而是寄托和责任,我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为群众代言,为群众办事,为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努力。”这是市人大代表、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青玉当选时的肺腑之言。

当选人大代表,只是对她多年如一日工作的肯定而已。从成为一名普通的医疗工作者起,她就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地为患者服务,以女性的柔情和专业的技能为患者解除疾患和病痛。经过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她一步步从一名基层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成长为一名基层医务管理者,从一名助理医师,成长为一名全科主任医师。

“位卑任重、枵腹从公、患者至上,不计名利。”是张青玉真实的工作写照。如今,只要在单位,只要有时间,对于到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耄耋老人,她还是迎来送往、搀扶上下、嘘寒问暖、温情备至。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全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对患者呵护有加。

作为一位医疗界的代表,她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健康中国”的倡导,积极参加市、区、街道人大组织的民生实事项目的视察、调研、走访、评议等活动,与市、区、街道人大工委一起先后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送去价值近万元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本着“服务群众”的健康理念,对团结新村、渭源路两个街道11.6万人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身在基层,服务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不脱离群众,才能不脱离本色。”这是张青玉的工作信条。从医30多年,张青玉一直在推动优质医疗基层行,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她多方聘请名老中医到中心坐诊,多次邀请知名专家到中心义诊、会诊,多次派出中心医疗骨干到省医、兰医、北京、上海等地进修学习,让他们以更高的医技水平为辖区群众搞好服务。

2023年3月起,张青玉又积极协调省人民医院等各方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在她的推动下,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了对口支援、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机制。当年上半年,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坐诊量已经达到800多人次;远程会诊4次,诊疗人数64人次;双向转诊35人次;远程影像96人次;远程心电458人次。中心真正实现了将三甲医院知名专家“输送”到百姓家门口的愿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