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桥城兰州】 柴家峡黄河大桥 优美“S”形横卧黄河之上

2024-01-01 08:41:38 智能朗读:

扫码看视频

2023年11月8日,随着第一辆汽车缓缓驶过,黄河之上又一座大桥——柴家峡黄河大桥正式通车。九曲黄河环抱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以其优美身姿成为兰州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1 大桥曲线设计

优美“S”形横卧黄河之上

传统意义上的桥大都是直的,而俯瞰柴家峡黄河大桥,桥体却是弯的,桥形呈“S”形,这背后的建设难度不言而喻。

柴家峡黄河大桥地处兰州市西固区,大桥肩负着连接北滨河西延线快速路及G109和京藏高速的使命。由于柴家峡大桥的选线位置限于兰新铁路和黄河河道之间,展线空间非常紧张,同时为避让上游柴家峡水电站及中下游的核工业基地,设计方将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曲线与黄河斜交,曲线半径600米,主跨跨径364米。这一设计也使得柴家峡黄河大桥成为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形曲线斜拉索桥。大桥全长1250米,桥宽36米,为双向六车道,属于特大桥工程。

敲定“S”形设计之后,更多的建设难题接踵而至。“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河内钢桩安装’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申报并完成顶推设备防失稳装置等20项专利技术……”2020年8月19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承建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的中国二冶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媒体“揭秘”了这座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形斜拉索桥是怎样建成的。

大桥为“A”字形双塔双索面斜拉索桥,全长1250米,桥宽36米;其中主跨364米,为双箱半封闭钢箱梁结构;涉及土建、钢结构等多专业施工。黄河是母亲河,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黄河内建桥不允许架设桥墩,无墩柱架起一座特大桥是给建设者们出的另一道难题。大桥所处黄河兰州区段上游河道最窄位置,所在流域为黄河水流最为湍急处,且河床地质结构最为复杂。中国二冶派出精兵强将,昼夜兼程商讨施工方案,结合各方专家意见,一座南岸主塔99.9米,北岸主塔115.5米的黄河特大桥有了雏形。

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攻克层层难关,完成了一根根桩基、铺设了一米米道路,最终如期顺利完成工程节点任务。

2 三项工程合一

缓解兰州市西出口交通压力

其实,2023年11月8日通车的不仅仅是柴家峡黄河大桥,还有北滨河路西延线和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项目也实现通车。北滨河路西延线和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项目道路全长约20.2公里,道路建成通车后,拉近了主城区与西固、红古区的距离,推动安宁、西固与河口组团发展,为整个城市向西延伸奠定了基础。

据悉,北滨河路西延线和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项目道路东起西沙大桥以东1公里处,西至河口312、109国道交叉路口,是兰州市骨架路网体系“一横三环九纵”中“一横”和“一环”的向西延伸段,是兰州城区西部一条以“交通性为主的城市景观大道”,是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的延伸,也是兰州国际港务区配套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是兰州城市骨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安澜从柴家台村边奔流而过,滔滔黄河水养育着这里人们,没有桥的日子河水却也成了百姓出行的“拦路虎”。作为兰州市东部主城区与西部新城和国际港务区联络线上的重要交通节点,柴家峡黄河大桥是兰州城市主干路网的西延伸,其跨河而过,起点连接交通繁忙的109国道,终点连接西延线,连接了兰州市东西部,对带动城区经济和城市向外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支点,同时也为国际港务区的运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

与此同时,柴家峡黄河大桥也因其巧夺天工的异形设计,在建设期间就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2020年,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两集连播的专题片《推着大桥过黄河》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进行展示。2022年,该项目又入选央视《大国建造》重点项目,并先后在央视财经频道、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文 张泽斌/图

责任编辑:马和相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