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文化兰州底蕴足
读者集团
读者书房
读者博物馆
第十九届兰州读书节大型诗歌朗诵会
《大梦敦煌》剧照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年来,兰州这座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积极贡献着力量。如今,金城兰州因文化的繁荣,处处涌动着蓬勃的活力。
一本杂志让书香致远
很多年以前,有一本让许多人不吃饭也要买的杂志,那时只要是手捧当月新刊,都会引来周围人膜拜、艳羡、仰望的目光。这就是承载了几代人青春记忆,书写了无数人生故事的国民刊物——《读者》。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这本杂志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模样。可以说,每本《读者》都是人们理解社会、读懂人生的一扇窗户。
“看好的文章,常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往往因为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内心会受到深深的触动。”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谆谆叮嘱:“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4年来,读者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品牌优势,连续4年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连续3年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是我省近年来唯一入选的文化企业。“读者”品牌连续20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473.69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57%,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1981年,《读者文摘》创刊;1993年,正式更名为《读者》。在全国多家出版集团里,读者不是体量最大的,却因拥有《读者》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而读者博物馆、读者插图艺术馆、读者晋林工作室、读者数字阅读中心的“四馆齐张”,更是成为广大群众了解“读者”的窗口。
“《读者》杂志是为大众服务的杂志,文章的选取要有足够广阔的视野和足够广泛的取材。”读者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宁恢说,只有围绕大众做内容才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情。无论是少年、青年、老年,《读者》杂志皆能直入人心、触动心怀,令读者捧腹大笑或者泪盈于睫。
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万里挑一,成就了《读者》经久不衰的文学品质。《读者》有一套独特、严苛的内容选择与品控体系。一个平均数据是,每期杂志50余篇文章,要以3万余篇文章作为基础。平日里,每一位编辑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海量的稿件,不断地建立、打散、重构知识体系。
在一期杂志的50天周期里,当期责任编辑需要读上万篇稿件,包括约300种期刊、150种报纸,以及很多图书、新媒体号和电子邮件来稿,最后从中筛选出200篇左右稿件提交复审。
复审筛选后再送决审,还有签前会制度。所有参与当期杂志的十几个人从决审、复审到责编、美编,一起对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格调品位等进行评审,一篇海淘出来的文章,前后要经过6个环节细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读者集团不断完善拓展“点·线·端+全民阅读”的“读者方案”,有力助推书香社会建设,西北书城、张掖路新华书店先后获评全国最美书店。
在推进文化空间建设方面,2018年至今,累计建成“读者小站”20多家、“读者书房”百余家、“读者阅读角”近千家、“读者乡村文化驿站”3所,营造了浓郁的“老百姓家门口的翰墨书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开展全民阅读方面,依托新华书店和读者小站等文化空间,每年举办甘肃省“书香陇原”阅读季暨“4·23”世界读书日等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有力促进了全民阅读。“读者方案”成功入选全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和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以案例教材形式向全国推广,集团先后荣获“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优秀数字教育平台”等国家级荣誉。
全民阅读成就“书香金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期间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殷切嘱托,极大激发了我市全社会读书学习的热情。
4年来,我市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读书学习蔚然成风。阅读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更加凸显,也让兰州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社科联主办的“爱兰州爱阅读”全民阅读活动已连续举办6届,兰州读书节已举办19届。这历年的读书阅读活动全面覆盖了兰州市三县五区,辐射了6万多个家庭,超过100万人直接参与。
期间,先后邀请了包括著名作家余华、文化学者钱文忠、三联周刊主编李鸿谷、读者杂志社社长富康年、视野杂志社主编包国宪等百余位省内外名家开展了主题讲座、活动300余场。
我市举办的“读书马拉松”“经典诵读”“插图绘好书”,85.7万次话题度的“最赞读书瞬间”等活动一次次将阅读引向高潮,让读书成为了兰州人的文化风尚,为兰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非凡动力。
“金城兰州,文脉绵长,书香氤氲。”兰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柠说:“阅读习惯的培养,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说,不断推动‘全民阅读’,就是要把阅读做到实处,让百姓享受阅读,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他由衷地说:“文化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城市发展的体现者、百姓民生的参与者,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爱护好百姓的阅读需求,推动全民阅读不断深入,就是要以守正创新的态度让阅读发扬于百姓,回归于文化。”
全民阅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奋进新征程,需要不断充盈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乘着数字化翅膀,兰州人的阅读有了更多样化、更便捷的选择,实现了从“一书在手”到“一屏万卷”的跨越,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
4年以来,我市持续丰富线上优质阅读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向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持续加强线上服务,建立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平台,极大地推进了数字化阅读服务。目前,已成功将阅读和直播、AR等技术进行了结合,充分利用5G技术大力开展数字阅读推广。
同时,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资源和新媒体新技术,拓宽推广渠道,加强活动宣传,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广泛宣传,在我市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不断丰富,必将为推动和繁荣兰州文化建设,营造兰州文化氛围,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兰州,提高兰州的美誉度、知名度起到积极作用。
一台好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敦煌,展现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首站就前往了敦煌莫高窟,并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专家学者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互鉴的意见建议,向他们询问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和“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1979年,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舞台剧展演中,由甘肃选送的话剧《西安事变》 、京剧《南天柱》 、舞剧《丝路花雨》均获得创作、表演一等奖。特别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1979年创排的《丝路花雨》一炮而红,成为中国舞剧一个里程碑式的精品,并因此创立了敦煌舞学派,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
2000年,由兰州歌舞剧院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舞剧《大梦敦煌》一经亮相便惊艳世界,该剧凭借剧情美、舞蹈美、音乐美、舞美美,先后获得了“文华奖” 、“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等各项国家大奖,名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榜首,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目前,已在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日本、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新加坡等海外10余个国家累计演出1900余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了兰州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在《大梦敦煌》被全世界赞不绝口的辉煌背后,是一座城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带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在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民族文化孕育下,一代代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前赴后继,将我市艺术发展不断推向更高的水平。
“敦,大也;煌,盛也。这座城市几乎与中国每一个盛世相关。”兰州大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敬国欣表示:“这是敦煌,也是中国文化的意义所在——薪火相传。人力有限,艺术无限,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打造一批能传得开、留得下、出得去,思想深、艺术精、制作优的传世经典,去向世界讲述民族的、感人的中国故事。”
今天的兰州,相约黄河之滨去看一场《大梦敦煌》成为了生活的日常。每当夜幕降临,经典舞剧《大梦敦煌》在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音乐厅与观众和游客不期而遇,用唯美的敦煌艺术为金城之夜添彩增色。
《大梦敦煌》凝聚了兰州歌舞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成为兰州对外宣传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这张名片既代表了甘肃,也代表了兰州,更代表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
敬国欣告诉记者:“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导,不断努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为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色添彩。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从这些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中获取诸多艺术的营养、生活的睿智和历史的启迪。”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