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老兵张贵炳:以建设祖国般的热情帮朝鲜人民恢复家园

2023-08-18 07:33:21 智能朗读:

老兵张贵炳接受记者采访

老兵张贵炳

扫码看视频

档案

张贵炳,1936年12月生,18岁当兵,1955年1月份入朝,第一军第1师305炮兵团野炮营4班任二炮手。

“一进入朝鲜,看到的都是灰头土脸的朝鲜人民。城市都被炸平了,房子变成了断壁残垣,志愿军的墓地都在山头上,一个个土包坟头,埋的都是年轻的生命啊。”抗美援朝老兵张贵炳18岁参军,1955年跨过鸭绿江抵达朝鲜。

朝鲜战争结束后,饱经战火的朝鲜大地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城市、村庄及土地受到了严重破坏,生产、生活几近瘫痪,人民生活举步维艰,迫切需要重建。在这种情况下,本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参与到了朝鲜的建设当中,以建设祖国般的热情,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家园。 另一方面,志愿军加强战备,坚持训练,防范敌人再次北上。因此,备战也成为当时志愿军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大地满目疮痍 志愿军墓地漫山遍野

张贵炳出生于1936年12月,1954年11月参军入伍。“当时部队到四川征兵去朝鲜,我就一个想法,国家需要我们,我就要上前线。1955年1月,我随部队进入了朝鲜。”张贵炳说道。

从安东跨过鸭绿江,车门打开后,张贵炳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朝鲜国内没有一条能走的路,全被炸没了。人也少得很,路上见不到人。城市被炮弹炸平了,能看到的朝鲜人民也是灰头土脸的。山上的树林光秃秃的,树干是白色的,因为战后朝鲜人民生活艰难,把树皮都吃光了。朝鲜人民军都是女兵,没有男兵,男兵基本上都牺牲了。”张贵炳说道。

虽已停战,可入朝沿途的满目疮痍仍让张贵炳触目惊心。所见房屋皆成瓦砾,土地树木被烧得乌黑,遍地直径两米以上的弹坑。“战争的残酷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我们去的时候是停战时间,比起之前的志愿军战士已经幸福很多很多!”张贵炳说道。

张贵炳最难过的是,从火车上下来看到山头上都是一个一个的土包。“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志愿军的墓,漫山遍野都是小土包,志愿军战士牺牲后都是被活着的战友或者朝鲜人民就地掩埋。”

不让一个老百姓饿死

停战头一两年局势还是很紧张,张贵炳和战友们都在抢建营房。“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念头,以建设祖国般的热情,帮助战后的朝鲜人民恢复家园。”

张贵炳在部队时,看到朝鲜老百姓吃不上饭,生活很艰苦。“当时部队就下了规定,在部队几公里范围内,坚决不让一个老百姓饿死。我们把带来的粮食,高粱米、大米都分给老百姓,让他们能吃上饭。看到志愿军给的食物,老百姓一个个泪流满面。”

紧张备战 张贵炳是“全能手”

入朝后,张贵炳被分到第一军第1师305炮兵团野炮营4班当二炮手,一直进行演习等军事训练,主要是备战,防止美军二次进攻朝鲜。“晚上紧急集合,就看谁动作快,要把背包和枪都背好才能出来。哨子一吹,5分钟之内必须到操场集合。我基本上3分钟就能站到操场上,因为我把所有的东西分类摆放,一听到哨声就按顺序穿戴,所以速度要快一点。另外,我因为年轻一些,勤快一些,所以比较受老兵喜欢。我还喜欢缝缝补补,会缝被子、补衣服,大家有破的被子和衣服、裤子,都会让我缝补。”张贵炳笑着说道。

作为炮兵的张贵炳,深知战场上炮兵的重要性。“我们要支援步兵,炮兵要拿下阵地。如果炮兵都打不下来,可能就会失败。”所以,张贵炳把每一次演习都当作在真正的战场上战斗。

“演习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炮弹,榴弹炮、打飞机的炮弹,可以从弹头上辨别出来。一辆车坐8个炮兵,演习训练的时候不能开车灯,因为真正上战场时,夜间行驶是不能开灯的,一定要在平时养成习惯。”张贵炳说道。

分发枪支和子弹又快又准确

因为美军的细菌弹很多,1955年底到1956年,部队组织志愿军学习反细菌战的理论和课程,张贵炳和战友专门去师部统一学习。“专家们来给我们讲课,介绍反细菌战的基本知识和医疗知识,学习怎么佩戴防毒面具。看反细菌战的纪录片时,大家都哭了,真的太残忍了。”张贵炳说道。

张贵炳在团部当过一段时间的保管员,主要保管枪支、子弹、炮弹。张贵炳年轻,喜欢动脑筋,总是想办法怎么才能把子弹等物资发得快还不出错。张贵炳记得,他发放的物资有照明弹、燃烧弹等,枪支有冲锋枪和步枪。“我记忆力好,仓库里的枪支、弹药特别多,每次有连队下来要物资,我都能快速把物资发给他们。特别是子弹,不能发多也不能发少,数量要准确。”张贵炳说,当时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木板将子弹划分开,比如一板定量就是10发子弹,一板板铲出,这样分子弹的速度明显快了,不需要再一发发去数。

回想一生 感觉很欣慰

1958年,张贵炳从朝鲜回国,当时还收到了绿色的和平鸽纪念章。“走的时候,朝鲜人民和我们搞了联欢会,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没有战争的日子真好!”张贵炳感慨。1958年11月,志愿军分三批回国,张贵炳是第三批回来的。

回想自己的一生,张贵炳感觉很欣慰,虽然年轻时没少吃苦受累,但自己很幸运。身边很多战友已经不在了,而自己能够活到现在,见证祖国的发展,他感到很满足。他常说:“我没什么心愿,子女都很孝顺,家庭幸福美满。唯一遗憾的是,如果早几年入朝就好了,我可以跟战友们在战场上杀敌,牺牲了也是好样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李庆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