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奔赴战场 身上留下8处弹痕 张同生:不怕牺牲只为保家卫国
扫码看详情
开篇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0月,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和平。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代表正式签署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自此,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我们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70年光阴已逝,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回望1953,胜利属于当时每一位中国人。站在2023,胜利依旧属于每一位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中国人。从今天开始,《兰州晚报》将陆续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通过采访在兰州以及周边的抗美援朝老兵,聆听战斗往事,寻找珍贵的革命老物件,重温峥嵘岁月,用我们自己的方式,铭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深切缅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烈!致敬“最可爱的人”!致敬一九五三!
档案
张同生,1933年出生,江苏溧阳人,今年90岁,中共党员。1951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入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20兵团200师598团三营七连,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三等功,1954年6月退役。1951年到1953年在朝期间,共参加过16次战斗,身上留有8处弹片痕迹。
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张同生家中时,年过九旬的老人正躺在沙发上吸氧。看到记者的到来,张同生打起了精神,向记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最近,张同生得了一场大病,现已卧床不起。但谈起抗美援朝战争,张同生沉思了片刻,眼睛投向窗外,仿佛一种激情被重新点燃。“人老了,很多往事都已模糊,但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走过的岁月我总是忘不了,一直珍藏在记忆里。”
18岁离家奔赴战场
白天行军40里 晚上行军100里
“我18岁就去当兵了,跟着部队入朝打仗。”张同生是江苏人,参军在安徽宣城。1951年6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张同生是家里的老大,他知道如果告诉父母,家人肯定会担心,不会同意让他去。1951年12月,张同生所在的部队在宣城坐轮船离开。到了芜湖以后上岸坐火车,当时还是那种“闷罐子车”,大概开了两三天到达辽宁抚顺。
在抚顺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张同生随部队到了安东(现名丹东),离鸭绿江很近,步行奔赴前线。“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一天白天行军,走了40里赶到了朝鲜新义州。从第二天开始,都是夜里行军,有时走80多里,有时走100多里。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小路,因为敌人的飞机在天空盘旋。第一架飞机基本上都是侦察机,如果被发现的话,‘啪啪’一打信号,后面的战斗机就飞过来了。”张同生说。
“在战场,我就抱着必死的信念跟敌人战斗,当时真的一点不怕死。”张同生坚定地说。
“飞机来轰炸,看到身边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我的眼睛瞬间就红了。我们抱着轻机枪疯狂扫射。敌人有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这些重型武器,我们当时很少有这些武器。敌人扔炸弹,不是一个个扔,而是一吨一吨地扔,战场虽然残酷,但是我们有一股坚不可摧的勇气,和敌人去拼命。”说到动情处,张同生激动着比划着在战场上手握机枪向天空扫射的场景。
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背下来6名伤员、抓获一名俘虏
1953年2月,在朝鲜官岱里附近,张同生正在和战友吃饭。连长突然说道:“小张,前面的电话线怎么断了,你去摸排一下情况。”接到命令后,张同生徒步前往敌人阵地去查看,发现敌人已经撤了。张同生一边捋着电话线,一直走到阵地,发现电话线没有断。这时,他猜测是不是电话线里面断了,就赶紧联系工事组,让他们抓紧时间维修。电话线修好后,张同生继续捋着电话线往回走,没想到发生了意外受了重伤。“我当时正在往回走,远远听见了炮弹发射的声音,因为官岱里这里没有隐蔽的地方,我猜测敌人应该发现我了。当炮弹下来的时候,我往反方向跑,刚刚跑开没几步,炮弹就落在我前面停留的地方,‘轰轰’两声巨响,爆炸冲击波把我掀倒,弹片打在我的背上、腿上、眼皮和额头上。”张同生指着腿上遗留下来的疤痕说。
1953年7月,年仅20岁的张同生在朝鲜瞧云山一场战斗中救下了6名友军战士。他们4人一组前往战斗点,有6名战友受伤了,趴在地上无法动弹。张同生慢慢匍匐前进,既要防着被敌人发现,还要躲避前方的枪林弹雨。“我把受伤的战友一个个背回阵地。阵地前面有一座小山,里边有一个交通壕。我背着他们爬过去以后,把伤员放在交通壕里头,又返回战场背起其他伤员。当时年轻体力也好,来来回回背了五六趟,6名伤员全被安全救下了。”张同生说。
在入朝后,部队的教员教大家一些英语和朝鲜语,主要是一些抓俘虏的常用语,张同生现在还会说,“我们学过三句英语——‘Lay down your arms,no kill you’‘Don't move’‘Follow me’,翻译过来就是:缴枪不杀、不许动、跟我走。”1953年在朝鲜官岱里的一个深夜,张同生带领着一支4人侦察小队,叫作“抓舌头小组”,成功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抓获了一名南朝鲜士兵。因为这次英勇表现,张同生荣立三等功。
朝鲜的雪下一层盖一层,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地面很是泥泞,侦察小队行动不便。但是,这种天气也是便于侦察的“好天气”,因为它能隐藏侦察兵的一切行动踪迹,让敌人难以追击。张同生带着侦察队踩着泥泞的小道,偷偷来到一个敌军岗哨,悄悄地从后面扑了上去,手持着枪对准敌军,另一名侦察员扑上去,把毛巾塞进敌人的嘴里,利索地捆起双手,然后押着俘虏很快返回阵地。
牺牲了很多战友
还没来得及记住他们的名字
“迫击炮发射的声音是那种轻微的‘噗噗’声,很多人都听不见。我当时耳朵好使,听力敏感。上级安排让我们深挖阵地里的坑道,我给大家站岗放哨,竖起耳朵聆听炮弹声。当听见‘噗噗’的声音,我知道敌方的炮弹过来了,就赶紧对大家说,赶紧撤!往坑道里撤!炮弹打过来时,战友们都撤到坑道里去了,都没受伤。”张同生说。
张同生当时所在的班组,一共12个人,年龄都差不多大。入朝后班长负伤了,指导员让张同生代理班长。班组牺牲了很多人,他都不记得名字了,因为牺牲后就会陆续补进来新兵,张同生还没来得及跟他们认识,好多战友就没了。几个战友是被炮弹当场炸死的。“他们都很年轻,十八九岁,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我心里很难过。”
老兵的心愿
有生之年能再见到战友
1953年7月27日,这一天对于张同生来说,是永远铭记的一天。
“当得知签署停战协议的那一刻,我们高兴得都要蹦起来了!大家走出战壕,有的抱在一起,有的载歌载舞,有的痛哭流涕。”张同生激动地说。
谈起经历抗美援朝战场后最大的收获,张同生感慨地说:“在战场上血与火的考验,我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信心满满,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期待。过去那么困难的条件,中国人都能够把抗美援朝进行到底,今天我们有那么多先进武器,还有什么敌人是战胜不了的?”
72年过去了。张同生向记者说出了心底埋藏的愿望,“老战友在哪里?我真的还想再见你们一面。”
时隔这么多年,他还记得当年三营七连3位战友的名字:来自山东的营长高富业,河北的连长王三群,还有来自广西的指导员杨景录。
“我的身体状况不如往年了,就想着在有生之年,能见到他们,哪怕是打个电话都行,我想知道大家现在怎么样,我很挂念他们。”张同生红着眼眶道。
■采访后记
一晃多年,曾经血气方刚的战士已成了耄耋老人。虽然青春已逝,但英雄为国为民的一腔热血从未凉去。张同生对部队的感情,子女都看到眼里。从张同生女儿张风兰口中得知,张同生在一次高烧时,嘴里还念叨着:“冲啊!指导员!向前冲!”躺在病床上的张同生甚至伸出双手比划着当时在部队训练时的动作。
采访结束时,张同生老人为我们唱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慰问志愿军小唱》。那一刻,相信他又想起了那些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想起了那段挥洒青春与热血的激情岁月,他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更加熠熠生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曾德华 苏晓 李庆 文/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