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首个国外超级观测站建成 兰州大学研发和建设 直接服务于中亚沿线国家的气象灾害预警
兰大科研人员在“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国外首个超级观测站前合影
6月15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由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发和建设的“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国外首个超级观测站建成投入使用,揭牌仪式于6月6日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沙尔图兹(Shaartuz)国家气象站举行。
该观测站建成投入使用将提供中亚关键地区沙尘、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综合观测数据,并直接服务于中亚沿线国家的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与适应对策,惠及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两国人民,标志着我国对中亚及全球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研究实质性落地实施。
据了解,该观测网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研发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监测沙尘远距离传输和雾霾等大气复合污染物局地扩散规律,服务铁路和物流运输等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更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校正我国星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由兰州大学发起,黄建平院士领衔,与国内外相关气象部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共建,兰州大学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灾害预警预测系统。“一带一路”气候与环境观测网的每个站点,都是由兰州大学自主研发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达等国际先进的仪器构成,主要科研成果均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 娜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