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兰州的年味系列报道 苦水高高跷和兰州太平鼓 老百姓记忆中的年味
“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挂灯笼。”在兰州过大年,舞狮子、擂鼓、摇旱船、唱木偶戏、爬铁芯子等民间社火表演,成为人们儿时的记忆,更是一种难忘的情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永登苦水高高跷和兰州太平鼓表演艺术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过年耍社火成为当地老百姓期待的重头戏。每逢春节前夕,大家便开始排练,为过大年耍社火做准备。1月20日,记者走进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永登县苦水镇进行实地采访。
“永登社火看苦水。”苦水街村有着“中国玫瑰之乡”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称。春节前,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室外寒气逼人。虽然天气寒冷,却挡不住村民们排练社火的热情。“先活动一下身体,踩稳后慢慢走,旁边的人做好防护。”在村文化广场,村党支部书记薛自红对排练高高跷的村民,一遍遍地叮嘱。另一头,太平鼓队在领队的哨声下,按节奏震撼有力地排练着。
1 非遗传承人巨海全的高高跷情怀
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的高高跷非遗传承人巨海全,正在准备春节高高跷表演排练。今年70岁的巨海全与高高跷有着几十年的情结。他十几岁时就跟随父辈学高高跷,如今,已成为非遗传承人,不仅儿子和孙女都踩高高跷,村里不少青少年也在学习这一传统技艺。巨海全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般人是无法踩高高跷的,更谈不上表演。“每年暑假或者寒假期间,我都会组织村里的学生学习踩高高跷,有时还会进入校园,将高高跷带进课堂,没想到学生们十分喜欢。高高跷从青少年抓起,就不会失传。”
高高跷因“高”而得名,其高度达3至3.3米,再加上表演者的身高,可达4.7至5米。其由松木和柳木制成,这两种材质轻巧、柔软,安全性较高,是别的木材无法代替的。
记者在村委会道具库房看到,锣鼓、大小不一的高高跷和各种戏服,应有尽有,巨海全一一向记者介绍每种道具的用途和名称。
苦水高高跷也被业内人士称作“空中戏剧”,以秦腔为表演内容。表演者穿着传统戏剧服饰,画上秦腔剧目中的人物脸谱,手持道具,凌空飞舞,尽显其魅力。巨海全说,苦水高高跷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当地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保留的一个传统节目。2006年,“苦水高高跷”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苦水高高跷时,需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戏曲人物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上街表演。
在村文化广场,村里的年轻人徐超等人正在排练高高跷。“今年我30多岁,在20岁时就学会了表演高高跷。现在,村上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基本都会踩高高跷,我女儿十几岁就开始学,希望能将这一民间文化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徐超说。每逢春节,村民们便拿出最有魅力的表演,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前来观看。
2 缪正发与兰州太平鼓的不解之缘
缪正发是地地道道的永登人,今年刚退休,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永登县苦水镇综合文化站原站长。提到缪正发,生活在苦水镇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逢年过节,镇上开始闹社火、耍龙灯、吼秦腔的时候,人们总能看见他乐此不疲的身影。
“我从小就喜欢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村里有社火表演,我都去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缪正发从看太平鼓的人变成了表演太平鼓的人,在穿云裂石的鼓声中,他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缪正发说,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 ”。
2005年,缪正发协助兰州市文化馆申报6项非遗项目,为了顺利收集到各项申报项目需要的影视资料,他四处奔走。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报审,2006年,兰州太平鼓和苦水高高跷两项当地民俗文化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平鼓有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击鼓动作融入传统武术元素,场面十分壮观。传统的太平鼓差不多有30多斤重,哪怕是年轻力壮的人,表演起来也非常不易。” 缪正发说,目前,村上组建了男子太平鼓和女子太平鼓队伍,有600多位村民参与其中。近30年来,由缪正发带领的太平鼓队先后百余次到兰州、北京等地表演,十几次获国内外大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华晓婧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