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税务系统“以数治税”添油加力 兰州“智税列车”跑出加速度
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兰州市税务局以构建智慧税务为导向,将“以数治税”贯穿到税收征管全过程,通过搭建平台、严格监控、纳服共治等举措,进一步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持续提升纳税服务及税务监管的规范性、便捷性、精准性,开启以数治税的科学发展新道路。
兰州市城关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投资、建设和管理,承担着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高效落实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企业渡过难关增添了信心和动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庆龄说。
为确保留抵退税税收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城关区税务局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详细比对分析企业申报情况、入库信息,对所在辖区内的纳税人是否适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精准识别,迅速筛选整理符合留抵退税企业名单,主动联系、提前服务、精准辅导,全力帮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力争做到“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随着中国数字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纳税人的新需求新问题不断增长,兰州市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为中心,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5G等先进技术,以快捷、高效、务实的智能办税服务不断打造“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纳税服务新体系,进一步加快传统的税收征管方式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市场主体数字化建设。
针对2022年退税减税规模体量大、覆盖市场主体多、工作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等多重现状,全市税务系统上下联动,市县同步成立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政策执行节点编制“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统筹推动工作扎实开展。同时,建立“部门协同”工作协调机制,深度盘活税收大数据资源,对退税减税,特别是留抵退税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密切跟踪退库进展,确保退稳退准,切实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精准送达市场主体。
甘肃京兰水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灰石矿山开采和水泥制造,企业投资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先进,采用了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量的同时节能环保。
得知企业的需求后,榆中县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对辖区企业供销链、上下游进行全面分析,成功为该企业找到了有水泥采购需求的甘肃源升建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对接沟通后,顺利签订了水泥采购合同。税务部门此举,在有效盘活税收数据资源的同时,也保障了市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辖区内地方经济的循环畅通。
为企业“牵线搭桥”,让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兰州市税务部门积极组建专业化纳税服务团队,充分运用增值税发票等税收大数据引导上下游、产供销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把服务关口前移。在全市22个办税服务厅开辟直通办理窗口,推广预约办理和容缺办理模式,在建立专窗、专区、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延长征期窗口受理时间,最大限度便捷纳税人、缴费人享受优惠政策。
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百合初加工业务,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日,针对该企业符合享受“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条件的现实情况,七里河区税务局严格落实“一企一策一台账”服务制度,设置“专精特新”辅导台账。选派专人开展政策辅导,及时梳理、解决“专精特新”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企业涉税数据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定期开展政策辅导和税收提醒,为“专精特新”企业送去“税收体检报告”,避免风险产生。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引导和促进纳税人从“被动遵守”到“主动遵从”到“自动遵从”的过程。如何助力税务部门和纳税人双方实现更低成本的合规,并运用科技手段为财税合规提供基础设施,推动以数控管来降低征纳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兰州市永登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行业是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煤炭、有色矿产品的价格上涨,矿产行业在税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为解决辖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分布面广等问题,永登县税务局主动会同地方政府及县自然资源局等主管部门综合应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远程 I/O 控制等先进技术,对矿山企业称量过程现场实施远程多视角监视,实现各类涉税数据的统一提取管理,加强对矿山企业“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和监管,实现“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精准转变,确保矿山增值税、资源税依法申报缴纳。
“以数治税”添油加力,智慧税务提质增效。下一步,兰州市税务局将以“智慧税务”理念和“互联网+”战略为引领,聚焦纳税人办税服务新需求,积极发挥税费数据在落实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经济运用研判、实施精准监管方面的效能优势,精准助力各行业主题纾困解难,以数字治税助力兰州市智慧税务发展“列车”跑出加速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张铮元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