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集中隔离点的暖心小事
集中隔离点,一个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却有一群人义无反顾逆行而上。他们中有医护人员,也有基层干部,他们汇聚于此,只为抗击疫情。11月12日,记者从城关区了解到,为保证隔离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该区第一时间组建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的隔离点管控专责组,从全区抽调800余名干部,组成50余个隔离点工作组,指定专人担任点位长,负责隔离点全面工作。
离开孕妻奔赴隔离点
“对不起,我不能在身边照顾你和小蘑菇,因为我还要去保护更多的‘小蘑菇’,你要照顾好自己!”在接到担任隔离点点位长的任务时,城关区应急保障中心副主任严文嘉正在卡口点驻守,挂了电话直接回家拿起早就收拾好的行李急匆匆出门,看着孕妻,他难舍地说了这句话。
小蘑菇是他们给即将出世的宝宝起的乳名。作为一名党员,严文嘉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可是因为疫情管控,家里只有妻子一人,他的确放心不下,只好安慰流泪的妻子,他现在的逆行,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让宝宝出生在没有疫情的环境下。
“我们这个点位抽调了城关区应急局干部7人、医务人员6人,经过专家培训后进驻隔离点进行工作。”12日中午,该隔离点点位长严文嘉告诉记者,他所负责的隔离点于11月7日晚21时17分开始接收隔离人员,共计30人。
隔离点的工作千头万绪,11月7日当晚,严文嘉他们就忙了一个通宵,建立档案,联系物资、医护用品,准备文件资料,上报信息,了解每一位隔离人员的具体情况,安抚情绪,这些工作事无巨细,30名隔离人员,他们都要考虑到。
为了降低每一次开门交叉感染的风险,副点位长、城关区盐场堡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何安红等医护人员将核酸检测、送餐和垃圾清运进行了合理的统筹协调安排,每次整层楼只开启一间房门,在开一次房门的同时解决所有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7层楼,每一餐饭,每一袋垃圾,她们都要一层一层爬楼梯上下楼。
由于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严文嘉与妻子也只能在深夜通过视频电话看看对方,当手机听筒传来胎心仪“咚咚咚”的胎儿心跳时,严文嘉觉得眼下一切的努力和坚守都是值得的。不仅是他,所有防疫一线的干部和医护人员,今天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兰州人民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耐心安抚隔离人员情绪
“我特别感谢一位同志,我没有见过她,我只知道她的电话号码,她帮我买药,常给我打电话让我取饭,问我身体怎么样,等隔离结束了,我一定要见你一面,当面谢谢你……”11月12日,这是一位在格林豪泰酒店定西路店集中隔离的76岁的老人手写的感谢信中的一段话。而这位号码的主人就是张建娜,是酒店的工作人员,她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点位长、城关区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暴兴炜,经过隔离点的医生诊断,老人的确需要服用安眠类药品。由于这是处方药,在外买不到,点位长暴兴炜只好联系城关区人民医院,医生开具了一种代替类药品,又及时送至隔离点。
自11月2日,隔离人员入住酒店后,暴兴炜在正常的工作外,不仅帮忙寻找药物,还语音教学,教一位大叔吃饭。原来这位大叔生性胆小,被集中隔离后与妻子分开,一个人在房间内总是喜欢胡思乱想,自己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较高,就觉得身体哪哪都不舒服。暴兴炜天天给他打电话,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安抚这位大叔的情绪,大家也亲切的称这位大叔为“高血压大叔”,每次安抚后,“高血压大叔”的情绪就能好转,但是过了半天,又恢复原样了。
在这期间,送餐的人员告诉暴兴炜,“高血压大叔”又出现了新状况。他本身血糖高,但是几天下来医护人员发现他吃饭很快,长期下去肯定会引发血糖过高。暴兴炜又电话指导大叔吃饭的流程,比如先喝汤,把主食分成五份,不能一次性吃完,吃完饭后还要来回走动走动等等。4天过去,“高血压大叔”的情绪好了,血压也不高了。
在城关区的每个隔离点,都配备了医生、护士、消杀员、信息员、安全员、后勤保障员、心理医生、警察和若干服务人员,并明确了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实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为隔离点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严文嘉、暴兴炜,他们不是个例,他们是城关区隔离点抽调的800余名干部中的一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听从安排,坚守在隔离点。奔波的脚步,匆忙而坚定,虽然工作很累,但他们始终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为人民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