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智能监测全覆盖 防汛减灾有支撑 市水务局以学促干筑牢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安全防线

2021-08-13 08:32:26 智能朗读:

8月12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局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坚持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防汛减灾水平筑牢安全保障防线的有力举措,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总体设计 完善规划编制

该局编制完成《兰州市黄河南岸城区河洪道生态水系规划》。委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完成《兰州市黄河南岸城区河洪道生态水系概念性规划》,涵盖了城区南岸全部15条洪道、3条南河道整治和景观打造。对具备先期实施和受水条件的西固区寺儿沟、元托峁沟,七里河区崔家大滩、马滩南河道、雷坛河、城关区鱼儿沟、大洪沟、老狼沟、雁滩南河道9条河洪道治理方案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匡算投资20.9亿元(不含拆迁移民安置),规划治理总长52.94公里。投入前期工作经费3498万元,委托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兰州市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规划治理洪道53条,南河道2条,总长141.7公里,概算总投资137亿元。

筑牢安全防线 建设防洪工程

与此同时,开展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积极推进总投资16.8亿元的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新建堤防13.79千米、新建护坡及护岸21.15千米,维修加固堤防41.31千米,维修加固护岸3.25千米。工程建成后,城区段防洪标准可达到100年一遇,对应洪峰流量为6500立方米每秒,农防段防洪标准可达到10年一遇,对应洪峰流量为5640立方米每秒,有效保护沿黄两岸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洪道防洪建设,投入2.7亿元完成城关区大砂沟、罗锅沟,安宁区李黄沟、深沟、大青沟、咸水沟、七里河区西果园沟、西固区元托峁沟等山洪沟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黄河干支流部分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治理,整体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

聚焦市域治理 解决城市内涝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主城四区有排水管网1125.33公里,覆盖范围东至和平镇,西至河口新城。市水务局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域内雨水、污水、洪道排水管网设施进行详细排查,重点排查城区原有积水路段,共排查出易涝积水点23处,有计划地对污水管网、雨水管网、雨水收水井、检查井以及雨水支管进行清掏疏通。投入资金7667万元大力开展易涝积水点排查整治工程,已整治完成18处,西津西路肉联厂段积水点正在整治,其余4处积水点因轨道交通建设影响采取临时措施,待轨道项目完工后还建。

应用信息技术 建立预防体系

此外,投入4549.45万元建设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成覆盖全市的监测预警站网,包括自动雨量监测站278个、简易雨量监测站708个、自动水位监测站5个、预警广播站708个,基本覆盖全市重点山洪沟道、内涝区域、水库电站的视频监控站334个、图像监控站29个,为全市86个山洪灾害防治区配置了简易预警设施设备。完成防汛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平台1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8个,黄河兰州段洪水监测预警系统1个,联通国家、省市县及部分乡镇的防汛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16套。组织开发建设黄河兰州段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和水电站调度信息化系统,拥有基于GIS的洪水预报、动态监视预警、水情信息动态共享、统计查询和水电站调度等业务功能,实现黄河洪水动态实时监测预警和水电站精细化防汛调度。2020年汛期,依托该系统进行黄河干流洪水水情实施监测预报,对八盘峡、柴家峡、河口等主要水电站开展了精细化调度指挥,单站调度200余次,联合调度40余次,八盘峡水电站共拦蓄洪量约1000万立方米,确保了兰州段2次编号洪水平稳过境,极大减轻了各水电站和兰州市城区防洪压力,为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开展水工程调度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 实施引调提水

“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榆中县和平镇汪家坪水厂抗旱应急引水工程等抗旱引调提水建设项目11项,总投资17310.46万元,解决了永登、榆中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干旱期35.92万人应急供水和3.6万亩农田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用水需要,有效增强当地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提高了该地区应急供水保障程度,11项工程共供水333.2万立方米,超过了项目预期效果。

下一步,兰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不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升防汛减灾水平筑牢安全保障防线为主线,做足做好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