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延链补链强链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红古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2024年,红古区紧紧围绕1139工作部署,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老工业基地迸发新动能。
加快产业转型 做强工业集聚
红古区坚持把“强工业”作为县域发展的关键支撑,重点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24年,红古区精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等7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聚力碳素材料精深加工制造,促进碳素产业向新型高端化转型。以发展煤电化、现代精细煤基循环产业为重点,促进煤炭产业向多元结构转变。延伸打造有色冶金产业链,做大做优高端铝产品,促进电解铝产业向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转型。创新拓展生物科技产业链,围绕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产业,打造西部重要生物特色制品产业基地。
夯实园区平台 壮大工业实力
红古区持续深化连海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并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依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兰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两大金字招牌,强化再生资源产业招商,加大废旧资源集聚和规模化利用,抢抓建设甘青合作示范区和兰西城市群政策机遇,突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优势,使其在西北地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2024年,兰州连海经济开发区红古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4亿元,同比增长15%;建成11个重点项目,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2024年,红古区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新引进链上企业15家,签约28个带动力强、产业层次高的项目,总投资达59.5亿元,累计到位省外资金51.03亿元。充分发挥地处兰西城市群主轴核心节点的区位优势,加快红古——民和区域合作,协同推进15大领域合作共建以及“飞地”物流合作园建设,已有37个项目在6大领域落地实施。
产业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同时,红古区以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强县域的重要抓手,以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业生态谷”为目标,积极推进甘青“菜篮子”基地和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红古核桃”“高原黄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雨露香果”“鑫源”成功入选“甘味”企业品牌名录。
探索高海拔地区设施葡萄不落架平架栽培技术,率先在全省实现日光温室阳光玫瑰促早栽培,成功在西北高海拔地区实现日光温室樱桃反季节种植,着力打造沿湟水河和109国道农业产业示范带。
深入实施“旅游+生态+文化”战略,大力发展乡村田园游、生态观光游、运动养生游和工农业研学游,唱响“唐蕃古道·河湟龙城·兰西驿站”文化旅游品牌。做大现代农业园区,壮大产业龙头,注重以点带面、内育外引,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动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程君 通讯员 高士翔
责任编辑:钟磊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