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时,警惕低温烫伤!
寒冷的冬季,大家都会使用各种办法来取暖,但在取暖过程中也会有烫伤发生,12月6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冬季御寒时,特别要注意预防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也称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是指身体局部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低温烫伤最易发生在冬季,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皮肤的敏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糖尿病人、脑血管意外患者、婴幼儿等。其中婴幼儿的皮肤较薄,更容易受伤,且发生烫伤时不善于表达,是发生严重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发生低温烫伤后,从皮肤表面看往往烫伤面积不大,有时只是起一个水泡,常常会被忽视。但是实际上,皮下组织有可能已经发生了损伤甚至坏死,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创伤容易演变成溃烂,并向深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首先控制好温度,因为温度越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越短。一方面可直接调低取暖物品的温度(如电热毯调成低热档等);另一方面取暖物品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热水袋裹一层毛巾等)。
其次,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的接触同一部位,更不可在熟睡时使用接触类取暖物品。
烫伤急救牢记五字真诀
不论是高温烫伤或低温烫伤,若不慎被烫伤,请大家一定记住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
冲: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30分钟。
脱:在冲洗过程中,尽可能将烫伤处的衣物脱除,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保护伤处皮肤,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泡:再次将烫伤部位浸泡到凉水中。
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应延长,直径大于2厘米的创面,局部换药的时间会比较长,愈合后瘢痕明显,必要时须手术把坏死组织切除,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
●特别提醒: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容易把皮肤冻伤,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老鼠油、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烫伤膏等物品),易造成伤处污染,不利于后续的清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 (图片由甘肃省疾控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