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高难度手术为脊柱畸形患者打开“折叠人生”
来自陇西的45岁患者任飞(化名)少年时代不幸罹患严重的脊柱后突畸形,超长的病程,逐渐压弯了他的“脊梁”,他的躯干呈现出90°以上的弯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与人对视、参加劳动养家糊口。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历经两次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后,任飞终于挺直了脊梁,身高也从130厘米增加到165厘米,他长达20余年的“折叠人生”被打开了。
近半年来,“不见天日”的任飞出现了下肢无力及腹部感觉减退症状,只能借助拐杖行走,他多次萌生自杀念头。万般无奈之际,家人通过网络搜寻,多方打探,最后在亲戚好友的帮助下,陪着任飞来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找到了脊柱外科主任李松凯。
无法抬头、无法直立行走、脊柱前屈、后伸严重障碍……任飞的病情严重复杂。面对任飞和家人期盼的目光,李松凯感到了重重的压力。
入院后,经过各类检查,李松凯给出了分两期手术治疗的方案。任飞颈椎压迫神经,必须先进行颈髓的减压,稳定颈椎,再矫正胸腰椎的后凸部分。这是一次高难度的手术,在颈髓处动刀很大可能会触动到周围的神经,而且由于颈椎不稳定,体位摆放非常困难,稍微失误,就可能造成病人全瘫。所幸,手术非常成功,任飞双下肢的力量完全恢复了,可以站起来了。
在康复一段时间后,任飞接受了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是矫正任飞的胸腰段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直立曲度,也就是将折叠的他完全地“打开”,这是一个骨骼重塑的过程。李松凯带领团队决定向高难度的手术发起挑战。这项高精尖的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了下午2点,足足6个小时。
李松凯介绍,VCD截骨矫正术难度高,风险大,国内开展的医院甚少。其优点是截骨度数大,有利于脊柱的重新对位对线,处理椎体时是从内到外,操作更安全,血管相关并发症更少,也从一定程度减少出血及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最终,当任飞被推出手术室时,已经是正面躺仰的姿势,这也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平躺着睡觉,对他来说,这样的感觉既陌生,又新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任飞折叠了20年的身体逐渐打开,他终于能够直立行走,看到眼前的人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