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糖尿病前期 有这几个关键点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20至79岁的糖尿病患者达到1.409亿人,患病率达到12.8%。糖尿病前期人群比糖尿病的患者人数还要多,约为3.5亿。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还有机会恢复到健康状态吗?这部分人群如何控血糖?
血糖异常升高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血糖升高能否成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这取决于血糖值是否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人为界定的,患者在糖尿病确诊之前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血糖指标异常等,这个时候还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糖尿病前期。
一旦血糖值超过正常标准,这时最重要的是进行进一步的血糖检查,以判断究竟是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另外,也要关注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相关的一些临床表现,比如口渴、多饮、体重下降、容易饥饿,乏力,或者皮肤感染、损伤后恢复得非常慢。
糖尿病前期距离糖尿病还有多远?
糖尿病前期,其实就是个人的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个人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毫摩尔每升,小于7.0毫摩尔每升,或者用75克葡萄糖做糖耐量试验,两个小时后的血糖值大于或等于7.8毫摩尔每升,小于11.1毫摩尔每升,这种情况叫作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有三种转归。第一种转归: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这一部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复转成为健康人群。第二种转归:维持现有糖尿病前期状态。第三种转归:发展到糖尿病阶段。我国相关数据显示,如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不进行相关的干预,20年以后,其中超过90%的人将发展成为糖尿病。
所以,糖尿病前期既是一个危险阶段,也是一个我们要应对挑战的阶段。如果干预得好,患者就有可能复转到健康状态。
糖尿病前期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实际上,糖尿病前期很少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糖尿病前期人群一般不会出现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前期的人会有容易饥饿的感觉,也有一部分人会感觉轻微的口渴,还有一部分人会感觉乏力。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最容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是进食量的增加以及午餐以后出现低血糖。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生育史。糖尿病前期的人,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走出糖尿病前期,患者应该怎么做?
第一,良好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激素。第二,要优化体重。肥胖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嘌呤异常,尿酸异常等。肥胖还可以导致很多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肥胖还可能带来骨关节、腰椎损伤、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等。第三,要进行合理的运动。我们每周要进行不低于150分钟的有效运动。运动方式可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兰州市卫健委 提供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