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立新规 为“三农”添力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日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实施《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这是“保险+期货”业务领域的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核心就是牢牢守住业务风险底线,更好赋能“三农”大市场。
“保险+期货”,就是农民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农产品价格险或收入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赔付风险,最后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锁定收益。对农民来说,如果农产品价格或农户种植收入不及预期,就能得到赔付。
中期协数据显示,自2015年开始推出“保险+期货”,截至今年9月30日,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天然橡胶、玉米、棉花、白糖等21个品种提供了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2055.37亿元,涉及现货数量共计3896.97万吨。
中期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规范主要针对当前“保险+期货”总体呈现出规模为先、粗放发展的现状,缺乏统一明确的工作规范、服务“三农”的质效还不够高、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强调正本清源、规范发展,明确底线要求。对违反规则规定或者证券期货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行为,提出了具体处理措施。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