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美在“面子”变在“根子” 皋兰县聚力“五个一” 打造生态宜居和谐村庄

2020-11-16 08:30:09 智能朗读:

图为游玩的居民

冬初时节的皋兰乡村,农家院落庄前屋后的地面上干净整洁,庭院内外呈现出了生态宜居的和谐景象,一幅“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人旺、业兴”的壮美景观,俨然一幅生态宜居和谐村庄新貌。

近年来,皋兰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个一”为引领,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一个个村庄不仅美在“面子”上,还在“根子”上发生了蝶变,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致富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注解。

绘就“一张图” 引领发展新方向

当下的皋兰农村,昔日破旧的村庄里柴堆、粪堆、垃圾堆、杂物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特色村庄的美丽蝶变,引领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皋兰县始终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并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据了解,2013年以来,皋兰县编制完成《皋兰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在村庄布局规划的框架指导下,编制完成了丰登、上车、砂岗等1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9年,投资438万元完成上泥湾村、下泥湾村、头沟村、燕儿坪等4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正在开展白坡村等21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一盘棋” 推动建设新乡村

皋兰县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力资金保障。2014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专项及整合资金1亿元,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12个,环境整洁村26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区7个。2019年,县政府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整合资金,投资6000万元,建设石洞镇蔡家河、豆家庄,什川镇北庄村、长坡村、上车村、水阜镇砂岗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了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今年,皋兰县投资3178万元实施农村“三改”项目,改造农户卫生厕所5588户、改炕1000户、改灶400户、卫生旱厕试点示范300户。截至目前,全县改灶任务已全面完成,户厕已完成任务的80%,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村内公厕实现全覆盖。

强化“一支撑” 发展富民新产业

皋兰县始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按照“服务城市、发展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软儿梨、禾尚头面等具有地方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产业富民、产业强村、产业推农”的新格局。目前,全县特色产业生产面积累计达到16.48万亩。加大畜禽业发展力度,今年投资4300万元,实施农业重点项目8项,新建万头猪场2家,60万羽标准化养鸡场1家,扶持新改扩建以生猪养殖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场10家,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累计达到100家,规模化养殖场达到381家。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83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9个、市级37个),累计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全县培育主导产业村40个。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一产增加值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79元,同比增长6.2%,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破解“一难题” 助力改善新环境

环境整治历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针对这一难题,近年来,皋兰县先后投资2400多万元,对照“清洁村庄”创建标准,在全县打造砂岗、南庄、文山等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和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从2016年开始,全县按照平均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将农村环境整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完善“社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处理”的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将每月10日、25日确定为“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在每个村组建了1支保洁队伍,在每个镇组建了1支执法中队,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同时,皋兰县全面开展乡村绿化行动,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绿化各镇主干道、村庄道路300多公里,完成48个生态小康村的绿化,人工造林10万亩以上、造林总面积达到3万亩,发展经济林80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92%。

打造“一品牌” 培育文明新乡风

皋兰县还充分发挥“皋兰太平鼓、兰州鼓子、魏振皆书法”三张“文化名片”,并依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着力打造皋兰特色文化品牌。近年来,先后整合国家和省市文化建设资金1.2亿元,改造提升县图书馆、县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建成使用县体育馆、博物馆、非遗馆、皋兰书院等文化设施,建成6个乡镇标准化文化站、2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13个县图书馆乡镇分馆以及平岘乡村纪念馆、什川梨园博物馆、邹应龙纪念馆等,全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走在了全市前列。同时,创建以太平鼓、秦腔、鼓子等为主的群众性文化协会84个,注册会员达到4400多人,培养民俗文化骨干218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人,各类协会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宣传活动和“道德模范”、“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在全县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图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