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正文

推广重点模型应用 实现数据协同共享 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数字检察赋能高质效法律监督

2025-01-10 09:20:23 智能朗读:

2024年,兰州市检察机关全面落实“1128”全市检察工作思路,将数字检察作为“八项工程”之一扎实推进,以数字检察赋能高质效法律监督,两个模型推广应用名次进入全国检察机关模型推广应用“百强榜”。

出台措施 强化机制保障

全市检察机关为推进全市两级院数字检察建设,不断提高全市两级检察院从事数字检察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四检融合一体化办案,兰州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专班先后出台《兰州市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强检方案》《全市检察机关落实最高检、省院模型评比活动的实施方案》《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对县区院数字检察工作考评积分规则(试行)》《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对市院员额检察官数字检察考评积分规则(试行)》《关于市院“四检合一”数聚中心建设构想的报告》,从机制体制方面规范和保障工作高效开展。

注重研发 利用模型监督

兰州市检察院数字办按照模型的类别、来源渠道和实用性,积极推动63个最高检平台模型、21个省检察院条线推广模型、14个两级检察院重点模型的应用。全市两级院应用各级、各类模型成案474件,办结458件,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兰州新区检察院研发的“公安刑事未结案件法律监督模型”和榆中县检察院研发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模型”分别上架“最高检模型库”。同时,结合“检察护企”和“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法律监督的热点和难点。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新构建模型23个,其中大沙坪地区检察院研发的“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法律监督模型”从收集到的6万条数据入手,借助数据逻辑推算,发现线索203条,成案7件,为高效开展巡回检察注入新动力。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研发的“网约房专项监督模型”,已在全市7家检察机关成案,发现全市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未登记在住宿业营业范围的商家线索436条,现已成案12件,对全市网约房商家存在无营业执照、无行业许可等违规经营情况进行有效整治。安宁区人民检察院研发的“电梯安全模型”,通过调取全市电梯维保信息8000余条,95条加装信息,42条规划信息,发现30余起电梯维保和检验异常、登记备案异常,现已成案6件,切实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

积极对接  实现数据共享

以“共商共治”为目标,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主动与市大数据局对接,成功接入国家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甘肃省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兰州市数据直达系统,通过与市综治中心对接,实现对“小兰帮办”、平安甘肃、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的连接和授权访问,共获取数据35万多条。先后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8家行政单位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共接收线索数据120万多条,与行政机关形成共商共治会签相关文件4个,推进数据协同共享制度化、常态化。各县区检察院不等不靠,先后与本地行政、司法机关签订协商机制4个,对接数据达11万条。

推广平台  提升办案效率

2024年4月,兰州市人民检察院面向全市推广“兰检微共治”平台。目前,该平台用户数已经突破7600人,受理各类线索220余条,现已全部办结。同时,2.0版本的升级优化已经完成,平台已与“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对接。全市检察机关高标准建立起办案工作区,实现检察办案场所数据统一管理、视频统一调度以及业务综合管理应用;率先在全省部署检察工作网远程轮询系统,实现了远程询问、答复、受理在监服刑人员的各类问题和线索;远程提审系统正在加快部署,现已实现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和市第一、第三看守所的任意交叉远程提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