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正文

新区人民检察院 围绕“检护民生”主动作为 切实体现司法为民检察担当

2024-05-24 07:15:25 智能朗读: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民生热点,积极塑造“新民能行、法护新区”民事行政检察品牌,以支持起诉检察职能为抓手,能动履职开展专项工作。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切实体现司法为民的民事检察担当。

2021年1月份至今,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受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5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102件,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意见,另有当事人和解3件。办案领域从最初的劳务合同纠纷等传统支持起诉领域,拓展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赡养纠纷、消费者维权、未成年追索抚养费纠纷以及军属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等,支持起诉对象涵盖了农民工、消费者、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

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强化支持起诉职能,创新了“一二三”模式,构建支持起诉工作机制,以支持起诉化解积怨,推动息诉息访,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个理念”:提升支持起诉社会效果

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把化解社会矛盾的理念贯穿支持起诉全过程,运用“诉前调解+支持起诉+社会治理”办案模式,避免就案办案,将诉前调解作为支持起诉的前置程序,做到定纷止争,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

在办理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时,兰州新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和解优先,针对有支付能力、有和解意向的企业或个人,深入开展释法说理、调解疏导工作,促成当事人双方协商和解,力争在起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老人赡养、未成年人抚养等案件时,认真践行“枫桥经验”,加强释法说理,积极促成和解,化解矛盾纠纷,对争议较大、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案件,积极发挥公开听证作用,提升支持起诉工作的公信力,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司法救助或社会救助,最大限度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同时致力于“一案一策”开展多元综合帮扶,既与其他检察院案件调查取证联动,又与人民法院案件办理联动,检察官从化解民事矛盾纠纷、修复受损社会关系角度出发,释法说理、化解积怨,消弭了信访风险。

“二个保证”:保障支持起诉取得实效

兰州新区检察院通过加强案件审查和灵活运用支持手段的方式,保障支持起诉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把好受理和审查关,保证支持起诉依法进行。坚持“受审分离”原则,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支持起诉案件进行形式审查,重点审查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范围、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是否材料齐全等;对经形式审查后符合要求的案件,由民事检察部门进行实质审查,重点审查当事人权益是否受到侵害、请求是否合法,对于合法请求予以支持起诉。其次,运用好支持起诉方式,保证支持起诉取得效果。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联系法律援助、促进诉前调解等方式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对其搜集证据范围、方法和撰写文书给予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运用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调取相关证据。

“三个强化”:助力支持起诉提档升级

兰州新区检察院通过强化机制建设、强化支持重点和强化跟踪问效,促进支持起诉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服务社会热点,拓展支持起诉领域。在实现农民工欠薪追缴与助推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帮助农民工讨薪确定为支持起诉重点领域的情况下,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加强与本地司法、人社、民政、残联、妇联等相关机关和社会团体联系,争取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协作配合机制,积极拓展案件线索来源渠道、拓展支持起诉案件领域。

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支持起诉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办理的吴某某等人劳务合同纠纷支持起诉案件被评为兰州市检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典型案例,也是2021年度兰州市检察机关“十大典型案例”;办理的全省首例“军属”维权民事支持起诉案,在《检察日报·民生周刊》以《以法之名,共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题,进行宣传报道;办理的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入选兰州新区202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 烁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