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不冷 绝学不绝 后继有人 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举行
记者8月8日从西北师范大学获悉,为期两天的“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该校举行。省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8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简牍帛书、甲骨金文、玺印写本等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研讨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教授指出,甘肃省是简牍大省,西北师范大学是重要的语言文献研究阵地。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成功入选甘肃省“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出土文献、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当之无愧的“冷门绝学”,甘肃简牍研究和简牍学学科发展迎来最好的历史机遇期。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指出,期待《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集刊成为简牍学学科重要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学科青年学者的成长地,成为西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亮丽名片。
会议期间,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山大学、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简牍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们就西北汉简、清华简、敦煌写本等出土文献的文字考释、词汇演变、字词关系等问题分别作了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王志平研究员在闭幕致辞中认为,本次会议充分体现出土文献与语言文字研究相结合的特点。“特别是青年论坛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出土文献研究光明的前途和未来,真正做到了冷门不冷、绝学不绝、后继有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