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第30个专家院落户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12月7日,甘肃农业大学第30个专家院落户临夏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同时,还举行了甘肃农业大学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科技合作签约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双方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校地首个合作期限为3年,双方将按年度制定具体合作项目与计划,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通过人才培训、科技创新、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和专利申请的方式,解决好临夏县在设施农业、高原夏菜、马铃薯、畜牧、林果、花卉等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据悉,自“十二五”以来,甘肃农业大学启动实施农大“专家院”带动农村“农家院”的“两院”服务模式,即通过一名专家带领一支团队,集成研发一套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目前,学校围绕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在河西绿洲农业区、陇中干旱区、陇南特色农业区和甘南草原牧区建成专家院30个。学校集聚优质科研资源,从体制机制、政策激励、条件保障等方面对“专家院”工作谋篇布局,组建了跨学科、全领域、中青年结合的团队,形成了稳定的帮扶“主力军”,大多数为全国、全省知名专家。“两院”模式已成为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的“大舞台”,并且承担了学校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催化剂”作用,累计试验、示范百余项农业新品种和高新农业技术,持续带动10万+农户增收,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学校党委书记钟福国表示,科研只有服务于“三农”,研究才会有价值。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专家院”特色,把服务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把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与增进“三农”感情、厚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感结合起来,着力破解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难题,号召师生把论文写在陇原大地上,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发展步伐,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推动甘肃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甘农智慧、甘农方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