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评说 逍遥丸真的会让你“逍遥”吗?
不开心的时候吃什么药,吃逍遥丸吗?
近日,逍遥丸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有网友发帖称:“吃了逍遥丸之后半夜笑醒!”“一顿8粒,心情美丽!”,吸引不少人“种草”下单。有媒体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逍遥丸”,显示相关帖子达1万多篇,相关话题浏览量达4000多万。
逍遥丸本是一种非处方中成药,它是逍遥散制成的丸剂。资料显示,最早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七味药组成,在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四逆散基础上加减而成,历史悠久。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可见,它对情绪类问题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情绪问题,成因太复杂。仅凭网上的一些说法,就去胡乱吃药,风险太大。而且一觉得自己有压力,就希望马上用药来解决,这本身也是一种需要正视和化解的不良压力。
其实,逍遥丸在网上引起热议,从侧面说明了青年人在关注情绪问题,这本是一件好事。小马飞刀告诉大家,2020年,丁香园联合中国青年报共同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86%的大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健康困扰。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皮肤状态不好、睡眠不足和情绪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2022)》显示,18岁至34岁的青年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可见,情绪问题不是个小问题。
人的健康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在当前信息密集、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此起彼伏的大环境下,年轻人初涉社会,或者即将步入社会,本身十分敏感,需要应对诸多问题和挑战。学业、就业、婚恋、事业、经济事务等,几乎是全方位的考验。而仅靠其自身能力,显然又缺乏成熟的应对实力和技巧。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加剧年轻人的不安和焦灼。这种焦虑,经由当下便捷的社交媒体,往往容易产生剧场效应。有评论就指出:当此之时,任何高高在上的言说,都会带有某种过来者的轻浮,不无深情却往往无济于事;而任何解压神器,也只是暂时的视线转移,不能说完全没有效用,但并非治本之道。
压力从何而来?无非是外部内部对生命个体的合力挤压。压力来源不同,减压方式也因人而异。但是,为年轻人解决困难、减少障碍、缓解压力,不应仅仅停留于想当然式的“爹味说教”上。不客气地讲,这是一些人“惰性”思维的体现,更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动辄以“长者”自居,所发表的观点与提出的建议,无法切中当代年轻人的痛点,无法形成情感共鸣,这是一种亟待转变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群体常常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佛系、躺平、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刻板化的标签接踵而至。长此以往,会摧毁年轻人的自信心,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蓬勃朝气。当然,年轻人是要学会自我调节、放松心态,增强奋斗的勇气和自信。但是,社会在激励年轻人奋发有为的同时,更应为他们创造友好、包容的发展空间,如减轻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打通晋升渠道、消除职场中的负面因素等。这些方面做好了,年轻人杂七杂八的牵扯少了,就会心无旁骛地做事,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