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网络“代骂”这门生意走不远

2023-08-17 08:53:43 智能朗读:

近日,长沙依法处理一名为他人提供“代骂”服务的违法人员。涉事男子李某东自2022年10月至今,以100元一天的价格,帮助客户在指定社交平台上对不特定人进行网络言语辱骂,非法获利近万元。目前,李某东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你可能想不到,李某东这项“特殊服务”,来找他下单的人形形色色,理由也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情感纠纷,有的是因为玩游戏闹了矛盾,还有商家为了利益恶意抹黑竞争对手。

明枪易躲,“按键”难防。小马飞刀以为,网络“代骂”,就是典型的网络暴力。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大网络用户获得更多表达渠道,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无序的情绪宣泄和肆意的网络暴力。这些具有诽谤性、污蔑性的图文视频,损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网络暴力行为,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践踏法律的红线。一项2022年初的研究表明,在中国,38.6%的人在社交媒体上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将网暴作为“生意”,非法运行着“灰黑产业”。

记得钱钟书先生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不客气地讲,网络暴力就是隐匿于键盘后的“蓄意谋杀”,轻则损害个人的人格尊严,重则会使当事人遭受心理创伤,甚至导致其崩溃自杀。

网暴不除,社会不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强调:“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今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依法惩治网络诽谤、网络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下滋扰、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当体现从严惩治精神,重点打击网络暴力恶意发起者、组织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

但是,现实中,大多网络言论具有匿名性,网暴行为溯源难,确定主体难;一些网暴言论会被即时删除,侵权证据固定难;一些网暴行为参与人数多,地域跨度广,受害者举证难。“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使不少当事人无法及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导致不少网暴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乌烟瘴气、暴戾恣睢的空间。因为任由网络抹黑、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政府部门要强化对平台的监管,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对存在明显违法行为的网络涉案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网络平台要加强言论审核和管理,及时将网络暴力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还要调整推送方式,让正能量的网络文化滋养网络家园,压缩负面情绪和言论的生存空间。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