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莫让童书成为孩子们的“痛书”

2023-07-24 08:55:14 智能朗读:

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邹先生在翻阅一本推荐12岁以下孩子阅读的故事合集时,发现其中一篇把性骚扰行为包装成坚持追爱,并“启发”孩子们只要坚持就会取得理想的结果。记者发现,这种“怪怪的”童书在市场上并不少见,其中有暴力、惊悚、色情描写,还有的存在歪曲历史、不良价值取向等内容。

有一个词叫“少儿不宜”。当然,这不是说一定要给儿童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童话”书籍,稍微带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也不会真把孩子“带坏”。事实上,“少儿不宜”不单指成人内容,更是涉及对儿童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不良影响的内容。因此,给孩子们阅读的书,不能偏离正常的认知,避免情节、画面粗制滥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近年来,少儿出版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门类。中国童书市场每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2022年我国的新书销售市场中,童书占比超过新书总量的1/4,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在全国580余家出版社中,有超过550家涉及出版少儿图书,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不客气地讲,童书粗制滥造,由来已久。比如多年前就有媒体报道,童书市场上出版“黑童话”引起各界担忧:丑小鸭没有变成天鹅,而是因为长得难看离家出走,最后变成了一盘烤鸭;睡美人的故事中,公主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等等。

早在2013年,面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家长、师生对劣质儿童出版物的强烈反映,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明确强调,对存在问题的出版物、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收缴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和非法出版的少儿出版物,取缔其销售行为。可是,十年过去了,童书粗制滥造现象仍然存在,令人遗憾。去年5月,江西省消保委发布了《江西省儿童读物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不少儿童读物在内容、质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内容问题主要有不良行为诱导、粗俗用语、篡改经典等。江西省消保委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儿童读物市场秩序,加强问题案例宣传,培养健康阅读意识。

早期阅读对一个人有着重要影响,塑造着一个人的精神趣味与人格倾向。有专家指出,童书,就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问题童书中的扭曲内容会严重侵蚀儿童稚嫩的精神世界。书的影响力体现在能激发儿童个体的主观理解,处于吸纳知识阶段的孩子,一旦接触了三观不正、存在谬误的内容,很容易对他们产生错误指导。

无论是现实需求还是未来发展,童书的质量和水平一定要提高,为少年儿童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问题频发,只能说明我们的监管有不到位的地方,必须要优化和升级,提高监督的精准度,加重处罚力度,倒逼有关出版机构加强自我检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儿童图书伦理审查委员会,形成专业机构、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合力,进一步规范童书市场。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