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焦点辣评 如何让灵活就业者更安心

2023-06-02 07:41:22 智能朗读:

在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规模的形势下,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迫在眉睫。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对于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办理质效,充分实现平台经济良性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2亿人。这是一个成分多元的群体,不但有时髦的视频制作人、网络主播、文案写手,有收入不菲的网店微商,还有我们平时熟知的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亿人的体量,说明灵活就业有效纾解了就业难题,为稳就业注入了活水。于就业者来说,灵活就业在教育程度、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束缚较轻,还可自主选择工作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用谁、如何用、用多久都比较灵活。《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去年我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对政府和社会来说,灵活就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相较于传统上班族,灵活就业具有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被视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与“缓冲器”,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传统就业形态难以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权益保障进行了诸多探索,出台了职业伤害保险办法并开展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强调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大劳动权益保护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这些政策与做法,对于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但由于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相对灵活,这些领域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面临新挑战。去年8月1日的《工人日报》刊文归纳出三点:不签劳动合同,劳动权益如何保障?未缴纳工伤保险,遭遇职业伤害谁来负责?行业迭代快、吃青春饭,职业长远发展怎么办?可以说,帮助灵活就业群体安心上阵、端牢“饭碗”,值得全社会倾注应有的关注及资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的第一个“稳”是稳就业,“六保”的第一个“保”也是保居民就业,“饭碗”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求用工单位履行员工权益保障责任,更要求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要在社会保障机制方面及时完善政策,相关的立法、监管等制度安排,都应加快节奏,跟上现实的需要。在兼顾平台企业利益和灵活就业者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用工形态下的劳动保障机制。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

只有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为灵活就业者织密劳动保障网,才能让更多人放心地投身于灵活就业领域,为这一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更稳定、更有质量的发展前景。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