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网络空间不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

2023-05-19 09:02:14 智能朗读:

“入民日报”“人民曰報网”“央广新闻TB”……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仿冒账号,却在部分网站平台上“兴风作浪”。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的“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截至目前已集中清理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10.7万个,清理虚假新闻信息83.5万条。

简单地讲,这些仿冒新闻单位、新闻主播账号的,操作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在账号上做手脚,如在名称上恶意碰瓷权威媒体,再配上一个煞有介事的头像;二是在内容上动心思,如谎称是热点事件亲友或相关人员,爆料线索细节,为了增加“可信度”,则会仿冒新闻主播、伪造新闻演播室视频背景,以“专业形象”混淆视听。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并非人人都能拿稳手中的麦克风。 现实生活中,“自媒体”乱象纷繁复杂,给社会增添了许多“负能量”,也给人们获取优质网络服务造成了极大困扰。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热点不时上演“反转剧情”,“反转剧情”的背后,是网上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的乱象。比如“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寒门大学生偷外卖”“刘学州被网暴致死”等热议事件中,混杂着不少自媒体的造谣传谣、恶意炒作。

社会学著作《风险社会》认为风险是由人造成的,自媒体行业衍生出来的诸多问题,实质上是自媒体人利用自媒体工具从事违背自媒体行业原则和道德准则所造成的风险。在散播不良信息的背后,其实是一些“自媒体”的“营利之道”。获取关注—收割流量—粉丝上涨—变现获利。加之造谣的成本太低,维权的成本太高,导致问题频现。可以说,不良“自媒体”挑动网民情绪、撕裂社会共识、污染网络生态,尤其个别带有极端倾向的“自媒体”,已经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从严整治难有网络清朗,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网民。

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数达到了370万人,而兼职人数则超过了600万,且分布于各种不同网络平台,因此,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治理难免力有未逮。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通力合作,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加大整治力度,猛药去疴,坚决斩断一些“自媒体”不当发展的流量链、利益链,铲除“自媒体”乱象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各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平台,提供更多健康向上的内容产品,使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充沛。

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无法无天的“江湖”,更不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