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破解基层看病难 互联网思维可以有

2023-01-28 08:34:27 智能朗读:

今年春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再次回到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古镇的老家过年,一波又一波闻讯而来的乡亲找他看片问诊,有人甚至特意从成都赶来。廖正银对记者说,去年“回乡看诊”的视频走红后,慕名前来的乡邻较以往更多了,“作为医生,让患者受益,是我们的初心。相信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会像我一样主动为自己的家乡作出贡献。”

其实,不仅仅是去年和今年,对廖正银来说,“回乡义务看诊”这件事已经坚持了近三十年。能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廖正银认为自己只是碰巧做了代表:“现在基层的医疗设备在不断完善,缺乏的就是一些专业的人才指导。我相信很多医生也会像我一样,回家后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尽可能去帮助他人。让患者受益,是每个医生的初心。人人伸出一双手,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小马飞刀记得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上这样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概括了医学救死扶伤的职责,成为医生们所遵从的行医准则,表达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医生对待病人的心态,以及一种理性的谦卑、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境界。我们常说医者仁心仁术,何为仁心仁术,实际上讲的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不是一门纯技术学科,而是延伸人类情感、富有人文精神的服务。可以说,技术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技术构成了医学的躯干,人文诠释医学的灵魂,二者兼备才称得上仁心仁术。仁心大爱,涵育良医。古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生对患者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意识,才会很自然地“要爱自己的病人”,这是朴实的人文行医理念,是能够引起共鸣的高尚医德。如此,才能做一个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大医”“良医”。

但是假期总会结束。如何破解基层看病难的问题依旧是个问题。这几年,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房子没人,有设备不会用,有人又没资质,有资质的却千方百计想离开’。基层闹“医荒”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专业医学人才“引不进来”,二是基层医疗人才“留不下来”。两年前,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以数量荒、专业荒、梯队荒、结构荒为特征的“医荒”现象在部分县乡两级医院凸显,直接拉低了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缺医少护之下,医疗强基层、分级诊疗等医改举措随之萎缩。

怎么办?小马飞刀以为,互联网时代了,不一定非要“留住人”,或许还可以鼓励“流动人”。比如说,“共享医疗”,通过在线问诊、医护上门、互联网多点执业、医疗设施分享等方式,让大城市大医院医疗力量加速流动起来,适时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只有打破更多瓶颈,继续深化改革,调动大医院名医“下沉”的积极性,消除制度性障碍,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实现充分市场化流动,我们才会像共享单车一样去享受共享医疗带来的便利。

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