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金城评论>媒体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不是骗术多高明 只因贪心在作怪

2022-10-09 08:32:50 智能朗读:

有媒体报道说:“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近期,在部分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广告语,推广一些号称可以通过刷视频赚钱的App。刷刷视频就能赚到钱,看上去颇有吸引力,但其中套路不少:有的宣传用语极尽夸张,根本无法兑现;有的在提现过程中设置了许多门槛;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制作非法App,借此设局欺骗消费者。

其实,“刷视频赚钱”的骗局不是什么新现象。去年,《光明日报》刊发的一篇题为“警惕赚钱App成老年人数字陷阱”的文章就指出:以蝇头小利为噱头,以注意力占据为手段,以强制性广告投送为目的,成为赚钱App为老年网民布下的第一道数字陷阱。以红包变现为诱惑,以用户私人信息窃取为目的,则是赚钱App为老年人精心设计的第二道数字陷阱。在资本力量驱使之下,赚钱App不仅奖励承诺难兑现,而且他们还试图通过植入App来记录和分析老年人的数字行为轨迹。以轻松赚钱为名,以数据获取与算法训练为手段,以广告信息精准推送为目的,正在成为一些科技公司针对老年群体设置的第三道数字陷阱。

不客气地讲,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很多骗子似乎没啥文化,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但这些年,新的诈骗手段叠出,越来越专业,并且会有专门的骗术脚本,从精通技术,到精通人的心理,背后是一个团队在运作,他们当中不乏有专业领域的高学历人才。针对此类骗局,相关部门也已启动了多轮整治,但此类侵权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变得更具欺骗性、迷惑性。原因何在,小马飞刀以为,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骗子的骗术有多高明,而在于一些用户太功利。骗子的招数或许会不断“与时俱进”,但其“套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利用人性弱点。去年,一篇题为“侮辱性极强!编发无数电信诈骗新闻后,小编我竟被骗5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中,网友“不愿透露姓名的娜娜”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据悉,作者是一名90后媒体人,经手发布无数则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后,在“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面前还是被骗走了5万余元。文章文风幽默,充满自嘲,让人看了啼笑皆非。从她还原的经过看,“侮辱性极强”的自嘲并不是毫无来由,因为诈骗过程中的一些行骗手段,确实谈不上太高明。

要想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健全整治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整治效能,让防治走在网络诈骗前面。另一方面,公众还要提高防范心理,戒贪小之念、戒从众心理。老中医常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入。只要自身足够强大,就算骗子手段再高明,又奈我何?

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会有陷阱。切记切记。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