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食品安全 不能总是舆论先行监管滞后

2021-08-05 08:37:14 智能朗读:

近日,有媒体记者卧底“奈雪的茶”两家北京门店,发现店内存在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不实等问题。8月3日早上,该品牌官微发布道歉声明,称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展开连夜彻查、整改。两家涉事门店将暂停营业,邀请市场监督管理局上门检查,并会第一时间公布检查结果。

对此有评论以为,这起事件,包括此前“华莱士”等许多轰动一时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曝光,引发舆论关注后才引起监管部门重视的。“舆论先行、监管滞后”已成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某种常态。而事后监管模式,说白了就是爆出了就查,爆不出来就算。这种滞后的监管模式,很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想想也是,将整治食品安全的希望完全寄于商家的反躬自省并不现实。捍卫“舌尖上的安全”,更多的还是要靠外部监管。记者卧底、网友自曝,不过寥寥个案,更广泛深入的监管任务还落在有关职能部门身上。有了最严的法律条款,如何落实到执法监管层面,如何实现最严问责,应从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逐步树起群众的信任和安全感。无数事实证明,防患胜于救灾。市场监管哪怕一次小小的疏漏都可能会带来令人无法预估的后果。无论事后调查再详细、惩处再严厉,都难以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滞后的市场监管不仅让诚实守信者受损、投机倒把者获利、违法经营者有空可钻,更是在无形中纵容了市场的种种不正当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准则,不利于市场发展、不利于百姓安全。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往往是一些市场监管部门津津乐道于事后的所谓“坚决查处”。但是,这种事后的“严肃查处”看似尽忠职守,其实恰恰暴露了其有“管”无“监”的疏漏。同时重罚款、轻整改的监管方式,也在无形中抵消了监管效果,并且使得有些部门有利抢着管、没利让着管,把利益作为监管的目的。不客气地讲,末端治理、事后查处对维护食品安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堵得了溃口却防不住行业的沦陷失守,无法从根本上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就拿网络订餐来说,近期媒体陆续曝光一些知名网络订餐平台的经营乱象。让公众感到愤恨的:不仅仅是加盟餐厅网上图片光鲜亮丽,实体店却油污横流;更恶劣的是网络平台纵容商家虚构地址,默认无照的“黑餐厅”进驻,甚至涉嫌自己组建“黑作坊”经营。种种违规违法,让食品安全在互联网时代又增添了新风险。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食品安全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食品安全的整体水位,需要全社会涵养,但其解决之道,绝不是人人背诵安全口诀、人人成为食品专家。从治理角度讲,还是要以最严的监管体系来托底,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严格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方面下功夫,只有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才能筑牢最基本的安全线,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