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热点评说 多元合作让课后服务更贴心

2021-07-09 08:34:29 智能朗读: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举措,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并要求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学校课后服务广受家长欢迎。然而,在各地探索课后服务的过程当中,一些学校尚存在经费有限、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此外,由于课后服务多数为地方财政出资,因此受各地财政能力限制较大。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较少,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不足。

课后服务是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属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涉及政府管理权、学校办学自主权、家长监护权、教师休息权等的交叉与嵌套。按照教育部的规划,今后课后服务将有三方面重大转变,包括从解决部分家长接学生的困难,到吸引所有学生参加;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开设丰富的兴趣课拓展学生素质;从校内减负,到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整体减负。

对于家长来说,课后服务绝对是件好事,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6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72.7%的受访家长希望可以在课后延时安排课业辅导和答疑。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受访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孩子人身安全能否保证(62.0%)、内容安排是否充实(60.6%)和时间能否高效利用(57.3%)。但是要把好事办好、办实并不简单。两个月前,《人民日报》报道说,一些地方简单搞“一刀切”,本是学生按需参加,却变成“被自愿”同意;有的忽视了孩子们的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摇身”变成了补习课;有的教师保障跟不上,老师们工作量大幅增加,感到很“吃力”……家长不放心、孩子不快乐、老师不积极,这样的做法,有违课后服务初衷,也达不到减负的效果。对此,有评论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好课后服务,不能仅靠学校,也少不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如何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怎么更好地激活社会各界的能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也有必要深入开展调研,提供保障条件。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让政策执行更加畅通,让课后服务更加有序,才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次教育部的通知中已明确提出,要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同时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完善参与教师和人员补助政策。只有加快这类配套支持体系的建设,才能最大程度消除学校和教师的顾虑。

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让家长不再为接送孩子而发愁,教师不为额外加班而焦虑,而学校也能用最大的善意去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