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反诈宣讲员被骗 千万不能当笑话看

2021-06-03 08:32:41 智能朗读:

近日,江苏常州一名女子遭遇电信诈骗,被骗18万元。令人惊讶的是,这名女子曾配合警方写过反诈宣传标语、文案,策划过反诈宣传活动,并参演过反诈小品。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民警表示“电信诈骗”种类繁多,而且一直在不断更新,骗子的诈骗手段不可小觑,大家一定不要轻信任何让你转账汇款的人。

相信看了这样的新闻,有些人会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但是如果小马飞刀告诉你骗子的手法时,相信会人人自危。骗子自称是某金融平台的客服,指出这位反诈宣讲员在大学时使用过该平台的校园贷,如果不注销就会影响之后的征信。巧合的是,这名反诈宣讲员在大学时曾把身份证借给同学用于刷单,她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由此掉进骗子陷阱。而且骗子深谙心理学,语速、节奏非常快,容易让人感到紧张,也不给人思考的机会。还有就是骗子在诈骗时使用了云会议软件,对受害者操作进行监视,更容易掌控受害者。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难免有套路。这世界变化很快,骗术也日新月异。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骗子不能“做到”的。举个例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连警察都拽不回的大都是一些文化层次不高、认知陈旧落后的老年人。但是小马飞刀告诉大家,前不久,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交易诈骗案件中59%的受害者年龄在20岁到29岁之间,返利诈骗、交友诈骗、免费送诈骗、游戏诈骗、杀猪盘诈骗中的主要受害者年龄也在20岁到29岁之间。

自古以来受骗这件事,大概唯有三个原因可解释:一是傻善,二是心贪,三是技能太浅。诈骗利用的是信息的不对称和人性的弱点,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受骗。无论如何,诈骗案的发生都是令人惋惜和同情的事。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要透过个案来反思,一方面,要提醒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诈骗行为,织密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网。另一方面,也提醒全社会都要重视反诈骗知识的宣传,同时重视基础金融知识的普及。换句话说,面对骗术的升级,我们的应对措施也应该升升级才行。首先,我们的鉴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应该升级。其次,敌人用上了飞机大炮,监管不能还扛着大刀长矛。打击网络传销,监管部门的技术手段也应该升升级。

最后想说的是,曾有人总结防范电信诈骗的几个“一律”:接到陌生人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中奖”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只有监管部门利剑高悬,公民自身提高防范能力,才能让电信诈骗无处藏身,让网络空间更安全、更清朗。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