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记忆性地标是一个城市的历史高度

2021-05-21 09:13:04 智能朗读:

兰州动物园搬迁的消息公布后,霎时,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人们带着不同时期的美好回忆,纷纷与熟悉的环境和“老友”做一次告别——憨厚的狗熊、孤独的老狼、慵懒的虎狮,依偎的长颈鹿母子、傲然的猛禽、热闹的猴山……无数熊孩子曾心生的打包一头可爱老虎或狗熊,让妈妈喂养的疯狂念头,在此都化为依依不舍。这些城市记忆,可否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大树、可否今天的疏影能与明晚的月光叠加?夕阳下、河岸边的怅惘拉动起长长的问号。

记忆性地标划下我们从哪里来?今天站立的方位,未来走向何方的地平线与天际线。城市起源、发展、转型的标志性空间,凝聚了本土产业的主线条,汇聚了日常生活的主升浪,生发了地方文化的主基调。城市故事总会在一些朴实而不起眼、大众化的地方,留下几代人的足迹,如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红线,牵动情感的如丝如缕;它是一把打开记忆闸门的钥匙,让我们看到亲人、朋友、同学,品味童年、青年和未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充分肯定了兰州在西北的历史性贡献,同时赋予战略城市的崇高使命。兰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留下了丰硕的建设成果。伴随着城市建设一版至四版的几何式扩张,兰州也不可避免地开启拆旧建新、推倒重来的零和博弈模式。许多值得保留的地标消失了,人们只能面对一些空旷地或新景色发出感喟。

如何辩证地保留、守护城市记忆性地标,考验当下者的认识水平、管理智慧。将沧桑底蕴与现代气息共荣共生,因地制宜、因形取势地把记忆地标守护为街角的历史微博物馆,老建筑的横断面,原物展示橱窗等。我们的城市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建设、发展,必须在继承中接力文明薪火,发展中留存文化符号。构建城市记忆性地标的金钟罩,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半个世纪以上的老建筑群,区分工业、公共、文教、市政功能,将有影响力的景区、校园、工厂、车站等,参考文物保护标准制定办法条例。明确未能制定记忆地标保护措施的、未能划定留存守护部分的、未能实施异地重建的不予立项原则。让人们走进兰州就能感受端庄的中华气派,鲜明的地方特色,厚重的文化气息,清晰的历史传承。

张继红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