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一针见血 “五一”小长假加班费你能领到手吗

2021-05-08 08:35:24 智能朗读:

每到节假日,加班费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今年这个“五一”小长假也不例外。怎么计算?能不能领到手?许多媒体都在关注这个话题。

其实这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劳动法规定的很清楚,就是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在现实中,加班费往往沦为“纸上福利”,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几年前,曾有数据称: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小时,远高于美国人(1790小时)、日本人(1719小时)、荷兰人(1419小时)、德国人(1371小时),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数据怎么看。值得警惕的是,这几年,一些企业习惯于用996“加班文化”给员工打鸡血,甚至把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解读成“奋斗”,解读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的论调既是对过度加班的无底线美化,也是对“奋斗”的曲解。当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紧急的、突发性任务,这样的加班很正常,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无节制的加班,把加班当成常态,严重挤占劳动者休息时间,那就是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纵情美化,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对此,《人民日报》的评论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不仅要让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更要激发员工更高效地工作;不仅要靠加班工资的激励,更要让家人的陪伴、身体的健康也成为工作的奖赏。

近年来,因为加班过劳造成猝死的新闻屡见诸于报端,但是外有职业环境的“潜规则”,内有“打工人”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之下的自觉和默认。即便早在20多年前《劳动法》就有相关规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完全落实。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超时加班,不少是以“隐形”的方式出现,很难精确计算劳动者的工作。比如有了工作微信群,很多人的上下班时间就变得模糊。有的企业要求员工24小时在微信群待命,漏接信息或不及时回复就算违规,甚至会遭到开除。这种情况下,虽然员工实际工作时间也许没有超过8小时,但时刻待命、日夜不分的工作状态,也不利于身心健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吕国泉、方燕等多位代表委员呼吁“遏制‘超时加班’,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无论何种工作形式,都应依法限制加班时间”。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的话题,当天就冲上有关热搜第一位,阅读量超6亿,网友留言近7万条。

8小时工作制来之不易。小马飞刀以为,在一个法治社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容不得半点含糊。让每一位劳动者体面工作、有尊严地劳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当什么时候加班费不再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超时加班也是特殊现象时,劳动才是真正的快乐。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