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议论纷生 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咋就这么难

2021-04-08 08:42:16 智能朗读: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其中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个小时。

政策绝对是个好政策,但能否落到实处有待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类似的规定很早就有了。2008年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提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个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个小时);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要求“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睡眠时间”;2018年印发的“减负三十条”再次明确“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现在再次重申,只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复杂到什么程度,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继续恶化,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时长未达标。对此,新华社的评论是: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善教育生态,才能让人们避免牺牲健康追求分数的短视行为,让更多孩子安心睡觉,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想想也是,睡眠与孩子身体的成长,大脑的发育,免疫力的提高,性格的形成,甚至视力的健康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剥夺孩子的睡眠,就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国家要给中小学生减负,家长也在抱怨孩子越睡越少。可就是这样一个从上到下都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成了难题?细究下来,造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种:学生课业太多,升学压力太大,教育焦虑过重。这其中,“学而优则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下形成的单一社会评价机制所带来的家长心态问题,以及各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政绩观,则是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只要中高考的指挥棒功能依然有效,无论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不敢掉以轻心。路就这么点宽,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的,凭什么竞争得过学霸、牛娃?于是,这又陷入了“剧场效应”的无休止循环之中。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整天和大熊猫一样黑着个眼圈,但是有句话道出了家长们的无奈:如果我给他一个童年,那么我就欠他一个成年。现实让许多家庭深陷教育军备竞赛,难以自拔。孩子们就像不断旋转的陀螺一样,失去了成长的本心。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仅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更需要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只靠一个家长一所学校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到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素质教育,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学生在期待,家长在期待,我们也在期待。

小马飞刀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