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 戴上口罩很难吗
有报道说,2月1日上午,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在对辖内加州广场和牛庄一带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巡查中,对9家未执行《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的餐饮经营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当日下午,执法人员在“回头看”中发现仍有1家餐饮经营户从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口罩,遂对其处以50元罚款,这是新规实施以来开出的首张罚单。
钱不多,但意义不一般。小马飞刀注意到,2月1日起施行的《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全文只有四条,300多字,但对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哪些人需要戴口罩?”“哪些人可以监督?”“怎么处罚?”现实针对性非常强,受到了社会关注。想想也是,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直接接触顾客入口的食物,部分从业人员要直接面对食客,他们在工作中佩戴好口罩,不仅有利于防范病毒传播、疾病传染,而且也会保障食品安全。为此,福建通过立法的形式,把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要求加以明确规定,既是在强力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自觉戴好口罩,提升餐饮卫生水平,也是对疫情防控的助力和贡献。
经过长达一年之久的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战争,大家都了解到了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首先是空气传播,一种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另一种是气溶胶传播。其次便是接触传播,主要指接触了被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或是其含有病毒的体液污染的某些物体表面所造成的感染。而无论是哪一种传播方式,都可以通过佩戴口罩有效预防。戴口罩是预防病毒传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既能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有数据表明,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可以说,佩戴口罩是普通民众参与和落实疫情防控时最简单易行的举措。实现此举,既是对自身的健康与安全负责,也是对公共利益的负责,其实现程度如何,不失为对社会公共责任成色的检验。但是,现阶段,许多人是把“戴口罩”变成了“带口罩”。要么是遇有检查时才掏出来戴上,要么是戴到下巴上,或挂在耳朵上。当然,也有人干脆不戴,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个特殊时期,不给彼此添乱就是给这个社会作贡献。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公共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应继续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保持一年来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真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果断的措施,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戴口罩,只有好处,而无坏处,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难题。
小马飞刀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