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撕下“永久牌”标签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2020-12-22 08:57:04 智能朗读: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出不给人才贴“永久牌”标签、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培养支持各类人才等意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就如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强调“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到强调“要推动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再到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为我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教育系统以实施人才计划为牵引,吸引和集聚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为创新创造注入了强劲动力,带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改革举措落实还不到位,“唯帽子”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让高校人才有意见的,就是一旦获得某种荣誉、戴上某种人才“帽子”,就相当于贴上了“永久牌”标签,导致少数高校人才不思进取,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加之项目、资源、经费等向“帽子”倾斜,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躁、功利之风。可见,简单地以“帽子”论英雄,以某一阶段取得的成就“定终身”,着实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亟须予以纠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应当看到,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对此,《意见》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平等看待各类人才,不将高层次人才等同于人才称号获得者,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抓住制度“牛鼻子”,聚焦“唯帽子”行为,撕下“永久牌”标签,必将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抓住人才评价改革的关键点,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评价指挥棒问题,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就能激励和引导高校人才队伍坚守初心使命、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丁恒情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