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有多少乱收费打着自愿的旗号

2020-12-13 09:00:14 智能朗读:

近日,有广州荔湾区的一年级学生家长反映:其孩子所在小学要求非广州市户口的一年级借读生家长支付一笔金额高达数万元的“捐款”,收款方为广州市慈善会。类似情况在同区其他学校也有出现,不少借读生家长对这次“捐款”抱有疑问。荔湾区教育局回应:“广州市慈善会荔湾教育发展基金”项目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荔湾区教育事业发展,捐款以自愿为原则。

既然是自愿,为什么只是针对非广州市户口的借读生呢?有评论就说了,这就是在打着慈善捐赠的旗号,行变相收取借读生赞助费之实。只不过,这些钱不是归各校收取、支配;而是给统一归集到“广州市慈善会荔湾教育发展基金”账户里,并美其名曰:将全部用于荔湾区教育事业发展。可说的再好听,也是违规的。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相关规定中是这么写的:“坚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收取学费、杂费……严禁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打着自愿的旗号却强迫捐款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本来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无论慈善还是教育,都不应该异化为简单的强制。当然,这种明目张胆进行强捐的还极为罕见,可以说连一块虚伪的“自觉自愿”遮羞布都不要,将强制捐款演绎到赤裸裸的程度、登峰造极的地步。就是抢劫,明目张胆地抢劫!虽然与强盗持刀拦路抢劫的手段不一样,但对被强捐者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需要指出的是,强捐献出的绝非“爱心”而是“闹心”,只会冷了善良人的心,导致将来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面临着无人愿意伸出援手的尴尬。小马飞刀还想说的是,为什么强迫捐款屡见不鲜,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可以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强行募捐得到的财物,只要到了某些人的手里,就很少得到监督,任意截留,以权谋私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写到这,小马飞刀想起了一件事。今年3月,一名在杭州萧山区务工的河南信阳男子杨术强,向瓜沥镇政府捐赠自己全部存款约13万元。镇政府调查得知,捐款者全家七口人,全靠收废旧物资维持生计。最终,镇政府与其达成折中意见:退回其中的12万元,接受了9273.4元的捐赠。镇领导表示:“心意领了,但就家庭情况来说,政府不能收这份捐款。”一面是老百姓主动要求倾囊捐款的善举,一面是镇领导考虑到其实际情况,退回了大部分捐赠,并好言抚慰的贴心,看似不起眼的“疫中小故事”在网上盛传,感动了很多人。无数爱心捐款事例证明,只要有天灾人祸、贫困残弱等需要帮扶的情况,大多数人都是乐于奉献爱心、贡献力量的。这份爱心是需要呵护的,容不得任何的伤害。

□小马飞刀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