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主流声音 网红咖啡馆的背后是一种善意的表达

2020-12-06 08:17:35 智能朗读:

先来看这样一则新闻:这几天,上海一家咖啡馆走红。店员通过熊爪将做好的咖啡通过墙上的“山洞”递出,顾客在等待咖啡时,还可以和熊爪互动。“比耶”,握手摸头,可爱举动很招顾客喜欢。而此店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此,更在于店长是一位聋哑咖啡师,而用熊爪递咖啡的店员是面部烧伤者。咖啡店创始人说,希望通过开这样的店,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顾客和网友对此均表示:“太温暖了”“有机会一定去支持一下”“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店”。

是很温暖。谁都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让其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从《残疾人权利公约》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改到《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形式,在各个层面的法规中,各级人民政府都被要求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就业。比如《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就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残疾人就业条例》第八条则明确,该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未达比例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并不容乐观。我国残疾人数量大约为8500万,相当于每16人当中就有1名残疾人。但是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仅为948.4万人。除去年幼和年长的残疾人,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参加工作的比例仍然不高。在这其中,有480.1万人从事农业种养,254.6万人属于灵活就业,包括社区、居家就业。若排除从事农业和在家就业的残障者,估约仅350万左右的残障者真正进入社会,和非残障者在融合的环境中工作。

当然,保障残疾人就业,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强化残疾预防、康复等公共服务,提高残疾人教育普及水平;比如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服务,让他们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前不久,《人民日报》报道说,当前,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除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还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技能发展。比如,一些残疾人在知识技能共享领域找到就业机会,成为网络主播、设计师、培训师等。

办法总是有的,关键在于支持的力度。

小马飞刀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