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热点辣评 人才“高消费”其实是在糟蹋人才

2020-12-04 08:57:22 智能朗读: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全日制绝对不能作为招聘条件。通知强调,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的用人氛围。各地各高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招聘黑名单制度,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定期向毕业生发布警示提醒信息。

小马飞刀想说的是,人才“高消费”其实不是个新话题。过度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导向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形成同频共振,会导致家长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也片面地以高学历、名校为导向,从而形成对孩子的高期待与高要求。同时,社会上对优质中小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多以名校升学率为衡量标准。这就陷入一种片面的“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观—教育价值观”相互影响并不断强化的循环圈,严重阻碍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现代化进程。记得两年前,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事业单位公招简章,其中洪山区城管委公厕管理站要招两位公厕管理员,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这一岗位要求引发网友吐槽:不好好读书,管个厕所都不够格。但是部分教书育人的教师岗位,部分治病救人的医生岗位,最低学历要求也只是大专;而一个公厕管理员岗位的最低学历要求,却设为本科,真的合理吗?

人才“高消费”从表面上看是重视人才,实际上是在糟蹋人才,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而要遏制“人才高消费”之风,制止浪费人才的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就要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讲究用人成本,选择合适的人才。人才的本质是有用。对人才的定义,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会有不同的界定,但其本质一定是“有用”。因此,“有用即人才”应该是最通俗也是最本质的人才定义。举个例子,几年前,有学者曾对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招聘广告研究后发现,只有2%的公司在招聘中要求硕士学历,4%要求学士,其余没有学历要求。美国不将学历作为主要招聘条件,体现出美国人才市场的成熟以及用人机制上的灵活。他们不设置学历门槛,为的是让每一个求职者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不至于错漏虽不具备相关学历但却一技在身的可用之材。可以说,美国的做法或许能带给我国一些企业更多的思考。

当然,就业这个话题很大,保就业是个社会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转变过去一味追求人才“高消费”的观念,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浪费。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在充分认知、评判自我的基础上,做好人生规划,不盲目拔高就业期望值,选择灵活就业。 

小马飞刀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