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金城评论> 正文

又见“我爸是我爸”的奇葩证明

2020-10-24 08:53:03 智能朗读:

近日,广东惠州的陈先生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反映了自己遇到的一件烦心事:为了继承已故父亲的一笔存款,需要办理公证,但陈先生在银行、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来回跑了七八次,历时7个多月,还是没能拿到他父亲的存款。

为什么拿不到呢?在公证处,陈先生向公证员提供了户口簿,而且陈先生与父亲在同一本户口簿上,并能证明两人父子关系,但公证处却依旧要求陈先生先去派出所或社区办理亲属关系证明。可公安部和民政部都有规定,这个证明不予办理,于是事件就走到了死胡同。

现在,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十一督查组介入了,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而且为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惠州市已要求惠阳区对相关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为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和公安户政数据的安全性,类似事项的办理,由区公证处发函至区公安分局,区公安分局出具亲属关系证明,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有了国务院的督查组,谁敢马虎。如果督查组没有介入,这笔存款什么时候能够继承,谁也给不出答案。要知道,证明大多围绕民生之事,亲属关系、社保、身份、户口、医保、婚育状况、死亡等,均在其中,可这些在生活中都是老百姓的大事,更不要说,那些针对企业的各项证明,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最可怕的一点是,在许多时候,看上去谁都没错。此次事件,督查组就认为陈先生所遇到的“循环证明”不是偶然因素,是基层相关部门主动服务意识差,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各部门遇到新情况首先想到的都是规避自身责任,相互推诿导致群众办事无门,让群众陷入“循环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僵局。

其实这是个老问题。小马飞刀记得,5年前,《人民日报》就评论说,让“奇葩证明”绝迹,根本还是要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在权力做“减法”之外,在服务意识上做“加法”,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才能真正减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证明,让老百姓少一些“证无可证”的无奈。

“小事”不小,关乎政府行政效率、行政质量,关乎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不可不慎,不能拖延。要知道,老百姓接触不到更高层的领导,基层干部是什么样,百姓眼里的党和政府就是什么样。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既能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更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层层叠叠、形形色色的证明,烦了民众的心,裹了市场的腿,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小马飞刀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