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办”+“叩门式” 西固城街道创新服务载体办好实事惠民生

“群众接待日”、“民情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对一”、“结对子”、“订单式”服务实打实解决居民“烦心事”......走进西固区西固城街道,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一项项举措全面落实,整洁的院落,优美的环境,无不温暖而和谐。
“我们细化了1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措施和3项保障措施,推进19项便民利民措施清单,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逐项销号,形成10件利民实事和涉及民生领域的27个具体工作事项,涵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居民安居、城市环境、便民服务等方面,密切关注群众身边的小事,下沉网格办实事、解烦忧、暖民心。”西固城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街道在解民忧纾民困中,充分发挥“360”服务联盟致力于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创新搭建“天猫精灵”、“码上办”、“驿管家”、“议事会”等载体,提供“叩门式”、“嵌入式”、“融入式”全方位零距离服务。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采访时,西固中路北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录制“天猫精灵”中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利用“天猫精灵”远程操作,党员可通过声控模式自助点播学习内容。
西固城街道现有党员1836名,其中60%以上为退休老党员,参加集中学习难度大,为了让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也能接受到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的洗礼,西固城街道西固中路北社区借助“天猫精灵”开启零距离送学上门模式,深受老党员的欢迎。
在西固城街道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门口等明显位置,随处可见印有中国结、蜂巢等图案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民政医保办理等所需材料和办理方式逐一进行语音播报,办事流程全知晓。
“以前,居民办事要到社区,来来回回麻烦,也无法及时获悉相关政策变更等信息。现在好了,街道在原办事指南的基础上,率先对‘二维码’进行了升级,总结了有关社保、医保、卫健等方面的办事指南20多个,居民只需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即可获知办事所需信息及流程,杜绝了因程序不清、手续不全而影响办理的问题。”一位办事的居民说。
“问题不论大小,全部及时的回应和解决。”社区网格员化身居民生活的“管家”,玉门街北社区创新推行“驿管家”民呼我应模式,线上线下促进基层治理“微循环”,以管家式“微服务”疏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家里停电漏水,暖气不热,或者楼道的灯不亮,卫生不干净等大小事物都可以通过社区加APP反馈给‘驿管家’。在社区加APP上,可以及时查看社区的通知公告,在线反馈对社区的意见,还可以实现在线报修、报事,老百姓大小事务在线反映,驿管家看到后处理解决。“驿管家”大多由社区的工作人员兼任,社区每120至130户配备1名“驿管家”,共配备了22名驿管家,累计提供了各类帮办服务600余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西固城街道紧贴群众现实需求,创新施行“楼院议事会-居民议事会-社区党建联席会-街道党建联席会”四级闭环管理,推动城市社区治理重心下移。采取“提议题、出主意、开言路、定公约、做决策”“五步议事法”楼院议事会,“收集意见、确认议题、制定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协商、结果运用、反馈公示”“七步议事法”居民议事会,社区、街道党建联席会,发挥“熟人效应”共商“急、特、难”事务,效果事半功倍,补齐服务力量薄弱短板,逐级精准破解了“楼院-小区-社区-街道”层层难题,协调解决了盛世花园供水供暖、家具五厂未通天然气、重邦康城小区停车位纠纷等矛盾纠纷62起,助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街”。
服务得以延伸,问题得到解决,弱势群体有人关心,“家”的温暖回到了每个楼院……贴心、温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